都市快报
老杭州爱吃的凤起李记酥鱼,又要开分店啦!
什么?你还没吃过他家的鱼? 不要急,看完他们的故事,再去尝尝也不迟。 前六七年 四个人挤在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 如今美味的酱汁 是无数次调试的结果 今年是杭州市第三次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的收官之年,下城区一共有24家农贸市场,列入提升改造计划的有近20家。 今年预计完成改造的农贸市场有近10家,万寿亭农贸市场提升改造设计方案进入会审阶段,力争在10月份完工,而像凤起农贸市场这样的,已经完工并全新亮相了。 凤起农贸市场,开在杭州的中心地段,从开市至今,跨过了二十几个年头。 凤起李记酥鱼是第一批入驻的商铺,当时整个市场的熟食店,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 别看他们现在生意红火,连中午饭点都有人在排队,在创业起步的前六七年,每个月只能赚够生存费。 李老板和老板娘小陈来自临安区昌化镇。李老板初中毕业,到杭州中心城区打工,从展览馆厨房的帮工做起,做到了厨师,学了一手做美食的好功夫。1996年,凤起农贸市场开市不久,李老板把在老家上班的小陈喊来,两个人带着老板的妹妹一起,在农贸市场开了间鱼圆铺子。等生意稳定下来后,铺子便完全交到妹妹手中,小两口又去开了家酥鱼店。 “酥鱼是一种传统小吃,既能当菜吃,又能当零食,是杭州很多人桌子上的美味。当年我老公几乎毫不犹豫就决定开酥鱼店。”小陈说。 只不过,当年他们亏在店铺位置离小区远,附近居民隔了很久,都只知家门口的“雪景酥鱼”,却不知道“李记酥鱼”。生意平平淡淡的前六七年,小两口的钱只够租房子,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要放下两张高低铺,睡下夫妻俩、儿子、帮工四个人。 回忆起当年,小陈说:“是我老公一直在坚持,位置暂时动不了,他就研究口味。酥鱼的味道三分靠炸,七分靠酱汁,我老公每天回家就鼓捣酱料,改良的次数多到我都记不住。” 转折出现在2007年前后,凤起农贸市场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大部分熟食店基本都集中到一条街上,居民们突然发现“怎么还有一家卖酥鱼的?那就吃吃看吧”。那时候,他们的酱汁基本已经“定型”,口味很独特,又很符合杭州人的偏好,于是生意一下子就火了。 2010年,夫妻俩终于攒够了钱,拥有了自己的小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