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坊里的饭菜特别香 “舌尖”上的榨油藏着儿时记忆 “榨油是重体力活,体力差的人干不了,壮男人才能干。”今年49岁的上安村村委会主任余国华说,上安村的榨油厂开办至今有六七十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叫“上安榨油厂”,属于生产大队,“我父亲身强力壮,所以也是当年榨油厂的骨干员工。” 大人在里面干活,一群小孩就在外面看。虽然帮不上忙,但大家都不舍得离开。“榨油坊里那股香味闻起来太过瘾啦,看村里壮汉喊着号子榨油更过瘾。”余国华说。 以前榨油,男人都是赤膊上阵。菜籽炒熟后碾碎,包成菜籽饼再上木榨。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调动千钧之力推动石块去撞击硬木制成的楔子,随着一声声榨工从胸腔里迸发出的高亢号子,清亮的菜油就从木榨里汩汩地流淌下来。 这道工序最累人,需要三个壮年汉子协作完成。一个在后面拉绳子,前面两个人扶着。三人轮番上阵,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榨,一榨需要30多个菜籽饼,大约能榨出35公斤菜油。一榨完成后,打油的男人会在门口抽根烟休息一下,然后继续下一榨。 余国华幼年时常常一得闲就往油榨坊里跑。有时到了饭点跑到油榨坊里时还能蹭到点“油水”。虽然榨油工也没什么好菜吃,只是寻常的青菜豆腐,但因为油坊里不缺油,所以饭菜总是比普通人家里要好吃,运气好的时候榨油工们会分给孩子尝尝油坊里炒的菜,“那滋味只有一个字——香。”余国华说。 晒干、打落、扬净、炒熟 从人工到机器 菜油洁净黄亮 “现在榨油劳动强度不会像以前那样繁重了吧?”听到我的问题,余能炳哈哈笑着说:“没法比没法比,现在榨油的工序简单多了,费力的活基本都由机器代劳了。” 以前榨油的所有工序都是由人工完成的,比如油菜收割下来后,要把菜籽晒干、打落、扬净,然后用大锅炒熟,一锅通常要炒二十多分钟。接下去是磨粉。因为没有电,通常是用水磨来碾籽。碾碎以后,和蒸饭一样上锅蒸,蒸好之后用稻草包成菜饼,4公斤一个饼。包好的菜饼才能上木榨,至于榨油,那是最繁重的体力活。 “前期工序不算,光是菜籽进榨油厂后就十分烦琐,炒菜籽要半小时左右,再算上磨籽和蒸粉时间,一榨流程得两个多小时。”余能炳说,现在轻松多了,机器唱了主角。 他目前榨油的工序基本由机器代劳,晒干的菜籽用机器炒熟后直接倒入挤压机里榨油,这边菜籽倒进去,那边菜油就出来了;担心油品不够纯净,还有一道机器过滤的工序。经过过滤机过滤后的菜油,洁净黄亮。 开化的菜籽油大多是低芥酸菜籽油。和普通菜籽油的区别在于,低芥酸菜籽油饱和脂肪酸含量低,酚类物质含量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营养健康功能,是健康好油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