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德寿宫遗址将建南宋博物院 规划正在公示 杭州亚运会前有望建成 德寿宫遗址位于杭州上城核心区块,这里也是目前杭州主城区内最大型文物考古发掘和勘探区之一。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市中心,历史遗址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独具魅力的城市底蕴。
目前,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区除汪宅)的建设工程方案正在公示。根据公示,杭州望海潮建设有限公司拟在中河高架东侧,河坊街南侧,建国南路西侧,望江路北侧建设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暨南宋博物院(一期)(中西区除汪宅)工程。
在方案公示图上可以看到,该工程由遗址保护厅棚、茶室组团和临水歇山亭组团等部分组成,在地块内还将保留部分市保建筑。
根据公示的相关资料显示,该工程总用地面积211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98平方米,全部为地上建筑,占地总面积7300平方米,容积率0.41,建筑密度34.5%,绿地率23%。 本次规划公示将持续到11月2日,大家如果有意见或建议,都可以和相关部门联系。
高级编辑,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新闻和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杭州文史研究会理事,杭州文史研究会历史文化传播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市社科院南宋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姜青青在2019年底曾写过一篇文章:《一方清池一花石:南宋德寿宫的传承与传奇》,其中“‘芙蓉石’重归故地,与‘梅花碑’再结梅石缘,会有这一天吗?”之问颇让人期待,对德寿宫遗址的规划展示方案或有可借鉴之处。
姜青青:一方清池一花石:南宋德寿宫的传承与传奇
▲ 德寿宫遗址考古现场。姜青青 摄于2018年8月
近来因为杭州市政协组织的一次南宋德寿宫遗址考察活动,众多媒体纷纷报道德寿宫有望重现风采的消息(见杭州日报10月24日报道)。德寿宫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主要缘于它帝王宫苑的显赫地位,以及杭州对于南宋皇城大遗址保护的重视。 德寿宫除了近些年来的考古发现,它在文化上又有什么特点?其中又有什么奥秘可言?笔者因撰写《南宋皇城寻踪》一书(即将问世),对皇城“北内”德寿宫作过一些细究,发现它在文化上存在一脉相承的基因,而且在考古发现之外,又有重要遗物流传至今。 一、德寿宫承续汉唐宫城“标配”
▲ 唐长安(今西安)大明宫太液池,中间为蓬莱岛。姜青青 摄
中国自汉唐以来,宫室园囿营造往往人为开挖大湖,堆筑岛屿,形成“一池三山”格局,以象海中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如唐长安大明宫(唐宫“北内”)的建造,挖成面积广大的太液池,池中又有蓬莱岛。除了追求长生不老的仙境意象,更多的是为了帝后嫔妃日常游赏观景的需要,同时大池湖泊也是宫廷救火消防之备。为此,历代宫苑建设中,开挖湖泊成为一种“标配”。 唐长安兴庆宫(唐宫“南内”,唐玄宗朝堂宫苑)的湖池稍有不同,因为兴庆宫占地规模比大明宫要小很多,虽然也建有一龙池,却无蓬莱之类的神山仙岛。虽然如此,但池北的“瀛洲门”和“仙灵门”,也足以表明此地主人的一种愿景。 ▲ 北宋元丰三年(1080)吕大防等绘《长安志·兴庆宫图》碑拓(反相)。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相比唐兴庆宫,南宋德寿宫占地规模又要小很多,但“标配”还是要有的,这就是对于“小西湖”的营建。从傅伯星先生考证绘制的图上看,德寿宫并无蓬莱三山之类的营造,但并不是说这里面就没有类似的意境。宋孝宗曾为德寿宫赋诗一首,极言这里的园林之胜,也为后人摹绘了德寿宫最初的园林景象。其中有几句说:“规模绝似灵隐前,面势恍疑天竺后。孰云人力非自然,千岩万壑藏云烟。上有峥嵘倚空之翠壁,下有潺湲潄玉之飞泉……圣心仁智情优闲,壶中天地非人间。蓬莱方丈渺空阔,岂若坐对三神山”。 ▲ 德寿宫后苑建筑分布示意图。傅伯星绘
可见这里的意象甚至比蓬莱三山还要让人称羡。可以说,德寿宫作为帝王宫苑,它的营造格局上追汉唐,比北宋皇城更为“规范”(北宋皇城的西北角有一规模很小的水池,于是在汴京城西又开凿了皇家御苑金明池)。 ▼延伸阅读▼ 姜青青:从京城到天城,历史的三次“蓦然回首” ↓ 见 下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