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老人如何不成“局外人”  ——“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调查(下)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20-10-23 11:37   

“叮”一声,简单的提示取代“老年卡”“优待卡”等播报;医院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帮助老年人挂号、付款;在社区,新推出的“老青互助”项目,由老年人提供共同居住场所,吸引年轻人陪伴并协助生活……浙江各地,类似的变化正不断发生。

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友好的老龄社会软环境,让老年人拥有获得感、幸福感。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指南》,提出了判断城市是否对老年友好的八条标准,除室外空间和建筑、交通、住所等硬性指标,占更大篇幅的是社会参与、信息交流、老年人就业、尊老与社会包容等软性指标,即社会文化环境。

日前,记者在杭州、宁波、嘉兴等地调研时发现,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对更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充满期待。但城市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新挑战——网上支付、扫码乘车等数字社会便利,却成为相当一部分老人的不便之处;受生理机能、心理因素影响,老年人学习速度难以跟上技术迭代速度;居住隔离带来社交隔离,老年人对精神文化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解答好这些考题,既是满足老年人美好生活所需,也是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应有之义。

“少了智能手机,怎么连个快递都拿不了”

信息时代,既要技术进步的速度也需兼顾执行的温度

活到91岁,杭州市下城区东新园社区居民周永根,被“一个码”难住了。

不久前,天气转冷,女儿在网上给他买了顶帽子。不料想,快递员直接将包裹放进了小区快递柜中。接到电话后,周永根匆匆下楼。

但取快递要取件码。女儿想转发过来,周永根的老年机装不了微信,压根收不到。女儿电话里报了数字,周永根对着快递柜触屏,半天没输对。联系快递员送上门,对方又让告知单号、取件码等信息。一番折腾,老人急出了一身汗:“少了智能手机,怎么连个快递都拿不了?”

调研中,记者发现,像这样被“一串数字”难倒的窘境十分常见。住在杭州上城区的何银萍,隔段时间就要跨越半座城,到余杭帮忙带孙子。为方便出行,儿子帮她下载了打车软件。但刚学会的软件,用了两次,就要更新。看着手机屏幕上“输入动态密码”“是否开通小额免密支付”等字眼,何银萍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时代走得太快,我们老了。”

视频通话、转发分享、点赞收藏……社交软件上的“常规操作”,对家里老人而言,也许相当于“无字天书”;网络购票、线上购物、预约挂号……节省了排队时间、提高了生活效率,却让很多老人无所适从;扫码乘车、点餐、支付……数字生活“身轻如燕”,只会使用老年机的人常常望而却步。

数字化社会,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有可能演变为“数字鸿沟”,造成老年人生活不便。

“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之间,也存在于代际之间。”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相关负责人认为,造成鸿沟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获取、支付方式等过度依赖数字化手段,另一方面则是老年人记忆、思维等机能下降,技术迭代速度远远超过学习速度,让他们对数字生活有畏惧感和抗拒感。

在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萍看来,这种“数字鸿沟”可能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老年人产生群体焦虑,并逐步在网络主流舆论场中“失声”,甚至导致“代际对立”,“养老问题,既是一个民生问题,也是平安问题和社会问题。”

数字时代,尤其不能落下那些年迈的身影。走访中,记者了解到,为方便老年群体生活,浙江各地都在探索,既倡导技术进步的速度,也注意执行落地的温度,避免政策“一刀切”。

在宁波,考虑部分符合“绿码”条件的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无法在线上申请“甬行码”,当地特别增加线下实体证件“甬行证”。在杭州,市民卡与身份证、健康码等信息深度融合,老年人刷一下就能出行、就医,不用再被“一个码”拦在公交车、地铁站、医院门外。在嘉兴,不少医院调大门诊标示、诊间字体,努力优化老年就医环境,打造“老年友好界面”……

当一个个生活细节融入温度,尽管时代的列车风驰电掣,老年人迈着碎步也能怡然自得。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记者 沈晶晶 黄珍珍 王逸群 王雨红  编辑:郑海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