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杭州往西南60多公里,305省道旁的富阳上山村稻田金黄,丰收在望。 村里有一间平房,新登国娟馒头加工厂,白墙黑瓦,墙上一颗五角星,下面是红色的标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很醒目,这句话是毛主席1955年说的。 胡丽芳站在门墙下,她是这家馒头加工厂的老板,在墙上粉刷这句话是她的主意,这句话是她自身经历的写照,也是她给自己的事业加油鼓劲。 胡丽芳,35岁,上山村人,在杭州读大学,打拼12年后,辞去一家公司20多万年薪的销售主管工作,回家做起了馒头。她和她的馒头一度成为网红,人长得好看,馒头也好吃,人称“馒头西施”。 昨天中午,我来到这家厂,厂不大,门虚掩,敲两下喊“有没有人”,没有答应,又敲又喊。 一个齐肩头发的女人抖了抖上衣走了出来,面容姣好,正是胡丽芳,“忙得走不开,接了两个单子,4000个馒头,4000个包子。” 订单8000个算是比较大的。凌晨3点半起床,从配料、拌面、醒发、搓制……8道工序,一直需要人盯着。家人轮流休息,轮流吃饭,“一个馒头从面粉到蒸出炉最快要8个小时。” 正好赶上第一锅馒头出炉,白白胖胖,圆润端庄,样子好看,随便揉捏,只要外力放松,它就反弹恢复原状,吃到嘴里有丝丝的甜味,有弹性,不黏牙。掰开,里边有许多气孔,胡丽芳把自家的馒头叫“空气馒头”,馒头可单吃,也可夹菜,臭豆腐、梅干菜什么的都可以夹着吃,胡丽芳管这种吃法叫“包万物”。 胡丽芳对馒头充满感情,别瞧小馒头,里面有大学问。 胡丽芳8岁那年,家里开始做馒头,爸妈每天凌晨起床和面、蒸馒头,早上卖早点,下午骑车去外面卖,里里外外忙得不可开交。 爸妈做馒头忙,自然没更多时间照顾胡丽芳和妹妹,往往要求胡丽芳自己的事自己做。像是阴天出门胡丽芳要自己带伞,没伞她就要淋湿跑着回家。胡丽芳从小就是小大人,安排自己的学习,照顾妹妹,还帮着爸妈做馒头…… 12岁,胡丽芳第一次外出卖馒头,“卖馒头……”那一声吆喝,她说永远都记得。胡丽芳说,刚开始有点不好意思,怕撞见熟人,低着头走,心里盘算着要怎样叫卖,几次尝试开口,声音到了嗓子眼又收了回去,就这么走着,不开口馒头就卖不出去,终于在她稚嫩的嗓子里“卖馒头”冲口而出,那是一种勇气。 一家人的收入来源就是馒头,她和妹妹的学习生活费都靠馒头。 2003年,胡丽芳到杭州上大学,馒头成了她的乡愁,节假日回家,一口馒头就是幸福。 胡丽芳是2018年回家做馒头的,当时她在一家公司做销售主管,年薪20多万,在亲友看来,相当体面。 不料她决心辞职,要回家跟爸妈做馒头,爸妈不理解,含辛茹苦培养女儿读了大学,到头来回家做馒头,“不念书也能做馒头啊。” 邻居家老奶奶关心,“丽芳啊,听说你回来做馒头啊,不回杭州啦?”不等丽芳开口,妈妈抢着回答,“要去的,要去的。” 辞职回家做馒头,胡丽芳的解释很简单,喜欢。 在杭州10多年,胡丽芳两次创业,亏本赔钱,她一点不气馁,只是经验不足,没看好项目,她始终想做自己的事业。 回家做馒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儿子。2017年1月,儿子洋洋出生。工作紧张,没时间照顾孩子,胡丽芳把孩子留在了富阳老家,让爸妈帮忙照顾。她和老公只有周末才能回去陪陪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