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天目山路紫金港路口,很多人都会好奇林梢上那颗圆圆的玻璃球是什么?这其实是中国湿地博物馆最著名的飞碟状观光塔。一到晚上,观光塔会亮起景观灯,倒映在水里,非常漂亮,堪称“西溪之眼”。博物馆的整体外观也暗藏玄机,以天然湿地为依托,山丘状的外形,覆盖着绿植,整座场馆和西溪湿地融为一体,晶莹的观光塔则象征着从湿地中迸发出的新芽,将人文与自然巧妙融合,大大增加了向公众展示湿地之美的力度。
最近,中国湿地博物馆荣登十大“中国最美湿地场馆”榜单,在此之前,博物馆已经荣获美国LEED绿色建筑金奖认证以及中照照明奖。“发现中国最美湿地场馆”评选活动由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湿地博物馆专委会、中国绿色时报社和百科知识杂志社共同主办,邀请全国范围的公众进行投票,共有超过40万名网友参与票选,可见中国湿地博物馆人气之旺。
除了独特的建筑,博物馆一年四季不间断的科普活动,也是吸引人气的重要原因。开馆7年,接待游客近800万人次,连续两年成为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第二课堂基地之一。湿地的自然科普知识、西溪的历史文化传承、湿地和文创的跨界合作,都能在这里看到。像今年上半年,馆内还举办了第五届湿地主题少儿绘画大赛。大赛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征稿,短短三个月,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州、天津、内蒙古等20个省份的194所学校、教育机构及个人参赛作品总计7600余幅,其中还有部分来自日本、加拿大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另外,绿色燎原科普营活动,也通过带领青少年走进斯里兰卡向更多的世界友人介绍西溪湿地和中国湿地博物馆。
除此之外,年均十场湿地主题展览、二十四节气湿地民俗活动、“每月一布”传统女红活动、“耳朵游湿地”有声科普课堂、“西溪与国学”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平均每周都有的科普展览活动在这里开展,让湿地场馆逐渐成为向社会公众展示湿地科普、保护与研究的最直观、生动和有效的平台。
从今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又逐步对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希望通过对馆内设施的改善,增进市民在博物馆内的参观与感受。比如博物馆码头屋顶檐沟改造项目,可以使博物馆最具特色的外观面貌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焕然一新。接下来,西溪湿地全景模型改造也将提上日程,景点在哪里,西溪水貌如何,去湿地前先概览一遍沙盘模型就一清二楚了。
这个月,湿地博物馆正在展出“糕中滋味·印里人生——西溪印糕版艺术展”。展览共展出近200块西溪、杭州地区各式各样的雕花印糕版,以及京杭运河沿线部分城市的糕版。
通过印花糕,博物馆向大家展示了老底子生活在西溪湿地的人们生活中最生动的一面。一个个旧时的印糕版,犹如湿地人家的生命标签,伴随着人们从小到大,从生到死,显示出了各种民俗事项。现如今,机器生产的糕点,机器压制的图案,让雕刻印糕版、手工制作印花糕的习俗逐渐从寻常百姓家消失,成了一种行将远去的湿地民俗记忆,而这些留存下来的木质印糕版,也让这样一个展览,变得格外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