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看!老照片中藏着罕为人知的南宋道观和驼巘岭古道
2019-04-25 09:22:56杭州网

Through the Bamboo Wood

“穿过竹林”。在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老照片中编号为A-15

这张堪称“正宗”的“西湖老照片”,出自瑞典东亚博物馆藏“安特生的《远东影集》(相册)”,其原有的英文图注“Through the Bamboo Wood”,意为“穿过竹林”。

西湖博物馆发布这张老照片时,特别加注有一段文字说明,道是:“这幅充满禅意的‘穿过竹林’是由安特生于1914—1938年间拍摄的。拍摄者安特生是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大幕,他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

瑞典人安特生(1874-1960),原名Johan Gunnar Andersson(通常音译为约翰·贡纳尔·安德松),“安特生”是他给自己取的中国名字。他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1914年受聘于中国北洋政府出任农商部矿政顾问,在中国北方从事地质调查和矿藏探寻。1916年袁世凯倒台后,安特生转而专注于古生物化石的收集和整理研究。1921年他发掘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现仰韶文化,从而揭开中国现代田野考古工作的序幕。他对周口店化石地点的调查,则促成后来“北京人”遗址的发现。

1925年夏,安特生归国。次年,他担任瑞典远东古物博物馆(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的首任馆长。安特生著有《中国远古之文化》(An Early Chinese Culture,1923)、《中国史前史研究》(Children of the Yellow Earth: Studies in Prehistoric China,1934)等,如今被中、外学术界评定为创立了中国现代考古学且卓有成就和影响的汉学大家。

据称, “穿过竹林”(A-015) “这张老照片‘英雄们’留贴的最多”。于是乎,笔者对这张西湖老照片的辨别和释读也格外投入,用力甚劬。而考辨得出的结果,同投入一样颇有“份量”:我发现,这张“充满禅意”的老照片上的庙宇,是相传为南宋古道观的神霄雷院;那条穿过凉亭的铺筑考究的山路,竟然是西湖金沙涧(港)北岸的桃源(驼巘[yǎn])岭古道

“安特生的《远东影集》(相册)”,收录了东亚中国、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实景老照片2500多张(编号为20628至23147),拍摄时间约在1914年至1938年之间,其中属于中国杭州的有八张:一张为市区的“杭州大街(Street,in Hangchow)”,其余七张都是西湖风光,包括“穿过竹林”这张。

杭州大街(Street,in Hangchow)

瑞典安特生《远东影集》所收 《杭州大街》

尽管《远东影集》标注有“By Johan Gunnar Andersson”(意为“作者安特生”),但经笔者略作考查就可发现,其中所收录的老照片,至少并非全部出自安特生本人亲手拍摄,因为其中有的照片,在同时期由其他外国人士署名出版的中国摄影集中也能见到,比如上面提到的“杭州大街”这一张,在1920年初版的英国人唐纳德·门尼的《华北华南》( Donald Mennie《China North & South》,Published by A.S.Watson & Co.)影集中,就已经出现了。

杭州大街 Street,in Hangchow

“杭州大街”,在1920年初版的英国人唐纳德·门尼的《华北华南》( Donald Mennie《China North & South》,Published by A.S.Watson & Co.)影集中,就已经出现了。

确认“穿过竹林”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为清末重建的传南宋古道观神霄雷院(俗称雷公殿),笔者辨别时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一个主要方面是:

不仅仅是瑞典人安特生的远东影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发布的“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中,同样也有同“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编号A-015)在拍摄地点和画面景象主体基本上完全相同的作品出现,而且,在这一地点拍摄的照片远不止一张,而是多张。

澳图网公布的“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拍摄时间跨度为1920年到1930年。

南宋古道观神霄雷院(俗称雷公殿)

(上图) 一位头戴道冠、身着宽服的老者伫立在山路上透过凉亭遥看远处,他或许正在运气练功,或者饱纳林间造化提供的自然清气涤荡身心。 此图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页“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

南宋古道观神霄雷院 俗称雷公殿

(上图) 这张老照片上,留下了两名各自扛着大捆毛竹的农夫,正在沿古道向画面深处(西)远去的背影。来源同为澳图网。

我辨别“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的其次一个主要方面是:

在“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被放大后,可以辨认出庙宇建筑大门的匾额上题书的,是“神霄雷院”四个大字。见下面图。

神霄雷院 门额

“神霄雷院”门额(原图A-15局部放大)

不过,只凭局部放大,是很难一下子把“穿越竹林” 老照片上题书在门额上的四个字, 确定为 “神霄雷院”的。尤其第二、第三两字,笔画较多,很难辨认。

我之所以能将这四个字顺利释读出来,是因为在此前,我已经从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中另外几张西湖老照片上,见识过“神霄雷院”了!

瞧,先看下面这张老照片,画面上不但可以看出那位正在拾级而上的穿长袍者头戴道冠,而且在他身前方的平台立着的大香炉(铁鼎)上,有显而易见是“神霄雷院”四个字的浮雕字样。

神霄雷院

一位正在拾级而上的穿长袍者,头戴道冠。他身前方的平台上立着大香炉(铁鼎),炉身上有显而易见是“神霄雷院”四个字的浮雕字样。图片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

香炉(铁鼎)上有“神霄雷院”四个浮雕字样

局部放大后见到香炉(铁鼎)上有“神霄雷院”四个浮雕字样。图片来自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

辨别老照片“穿过竹林”,我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的第三个主要方面是:

明以后西湖史志图籍中,多能读到关于神霄雷院的记载和描述,如明《成化杭州府志》(夏时正纂)、《西湖游览志》(田汝成撰)等。清《康熙钱塘县志》(魏源修、裘琏等纂)的卷十四“寺观”,有“神霄雷院,在庆化山,后涧溪”的记载。雍正时李卫主修的《西湖志》,列有“神霄雷院”专条,信息量较大,记载也更详细,还附录有明朝人王谦(山西永济人,万历五年即1577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榷税杭州,终官太仆少卿。见《明史·列传第一百十》 )的《神霄雷院记》(详见清雍正《西湖志·卷十二·寺观》)。

清雍正《西湖志·卷十二·寺观·神霄雷院》

清雍正《西湖志·卷十二·寺观·神霄雷院》书影

另外,我们从清初名列“西泠十子”的杭城诗人张纲孙(后改名张丹)的《张秦亭集》中,能读到《西山雷院》五古诗一首。诗人在这首诗中详细描述了雷院的方位、环境、景物、像设、来历和变迁等,刻画细致,形象生动,有感而发。全诗如下:

玉泉入数里,深谷俱箐篟。

危峰皆却立,凿壁间雷院。

松柏夹其径,仰攀藤萝便。

入门瞻神像,光怪非常见。

龙君被彩衣,老母掣金电。

左右列将帅,熊身兼虎面。

三眼冠兜鍪,六将持刀箭。

或如鸟喙形,背翅如羽扇。

此时当槛揖,仿佛风雷变。

我闻宋时帝,构此丹青殿。

迄今五百载,春游每叹羡。

宫阙在南山,灰烬无瓦片。

狐狸骑石马,荆棘布芳甸。

不及此遗构,巍峨俯碧涧。

怀古正不足,落日聊消遣。

清张纲孙《西山雷院》五古书影。《四库存目丛书·张秦亭集》

清张纲孙《西山雷院》五古书影。《四库存目丛书·张秦亭集》卷四

再者,1983-1984年间,笔者曾参与杭州市政府组织的西湖风景名胜区林业“三定”工作,是杭州植物园与西湖乡(公社)玉泉村(大队)、金沙港村(大队)山林划界确权的实地踏勘人之一。某日,一组人员从植物园办公楼沿桃源(旧称“驼巘”)岭路西行,接着沿金沙涧北岸,直至与当时同杭州香料厂隔水相望的植物园苗木基地一条小路口,看到了两株硕大的古树在路口挺立着,一株沙朴,另一株香樟。

两株古树后方的地面,散落着一地碎砖瓦,还有石质铺裝出露。显然,这里曾经是有过建筑物的,我对当时在现场所见的印象相当深刻。

《增补武林旧事》

增补武林旧事》卷七

后来,在我与阮浩耕先生合作撰稿的《西湖寺观》一书(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中,曾述及过这座“雷公庙”:“神霄雷院,在今植物园内桃源岭以西的庆化山(俗称雷殿山)。南宋末,福建道士陈紫芝在这里筑院修道,院中供奉道教雷神。道教典籍称雷神是元始天尊的第九子——‘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在道教宫观中,他的典型形象为蓬头怒发,面目狰狞,身披铠甲,手持劈山大斧。他的部下有打顺风旗的风伯,手持锤凿背生肉翅的雷公,手持面钹式铜镜的电母等。这几位都是中古以后汉族地区民间传说中衍化而出的神像,被道教吸收发展改造而成。旧时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杭州许多人聚集到神霄雷院设蘸(俗称做道场),道士们有说有唱,演奏道乐,表演道舞,围观者纷纷捐钱财资助道事,异常热闹。

《西湖寺观》及其记述神霄雷院一节文字的书影

《西湖寺观》及其记述神霄雷院一节文字的书影

《西湖寺观》及其记述神霄雷院一节文字的书影。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年8月初版

归纳以上所讲笔者辨别和释读“穿过竹林”老照片三个主要方面思索与分析的基本路径和依据,即:

一,不止一两张外国人拍摄的老照片上保存的直观信息可以旁证和互证;

二,“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上的门额字样可作“自证”;

三,史书与前人诗文的形象记载以及笔者对遗址的直观印象,可以作为“史证 ”。

在这 三重证据 的基础上,我可以相当自信和肯定地得出如下“有底气”的结论:

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的安特生“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上的主体建筑,乃是清末民初的西湖神霄雷院。其所在地点,是西湖风景名胜区最大天然水源金沙涧干道北岸桃源(驼巘)岭古道旁的庆化山(俗称雷殿山)南麓

如果仅仅从画面看,说“穿过竹林”这幅老照片“充满禅意”当然也没错。然而,当我弄明白这张老照片上有石阶引人上行再进入的“大屋顶”庙宇建筑,实际上是位于现在从杭州植物园的金沙涧北岸去往灵隐、天竺的原桃源岭(古称“驼巘岭”)古道上相传为南宋的古道观神霄雷院(清末重构)时,就觉得“禅意”这两字,似乎还是改用“灵趣”更为合适。

道观壁画中的“雷部诸神”

↑某地一道观壁画中的“雷部诸神”书影,采自马书田著《中国道教诸神》(团结出版社 本)

北京故宫钦安殿 十二雷神中的 辛天君画像

北京故宫钦安殿 十二雷神中的 辛天君画像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雷神”条目书影

任继愈主编《宗教词典》“雷神”条目书影(上海辞书出版社 本)

“穿过竹林”老照片上,那条砌筑考究颇具清以后湖山之间“官道”特色的林中青石板/弹石路,就是当年东起西湖北山玉泉清涟寺、仁寿山到马铃山西侧一带(今植物园东部)的驼巘(桃源)岭山路,同时,这也是百年前西湖的又一条进香古道

由驼巘(桃源)岭山路西行经白乐桥本地民众聚居区之后,可一直通往灵、竺“武林山”佛寺丛林深处

而今,由于前些年灵隐-西溪隧道和梅灵北路的开通,以及白乐桥东南机动车停车场的辟建,金沙涧干流在隧道南口一带的地表径流,形态上已改观为地下涵洞管道而不能直接见到了。但是,庆化山(雷殿山)山体,并没有大的改变;金沙涧流水,也照样日以夜继地朝着东面的西湖方向汩汩流淌着。

神霄雷院在1929年民国西湖老地图上的位置

神霄雷院在1929年民国西湖老地图上的位置

今桃源岭与神霄雷院遗址方位关系示意图

↑今桃源岭与神霄雷院遗址方位关系示意图

总之,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斯坦利·格雷戈里(名下)中国影集”一张老照片出现的铁鼎上“神霄雷院”四个大字,“露”出了传为南宋道观古迹的“背影”。

以此作为参照的突破点,结合一批百年以来中外人士所摄老照片的参证、互证,西湖博物馆求助辨别编号为A-015的老照片也即瑞典“安特生的远东影集”中“穿过竹林”这张老照片所记录的,是清末民初西湖神霄雷院和桃源(驼巘)岭古道。

《民国杭州道教》的“道教宫观100处名录表”续表书影

《民国杭州道教》的“道教宫观100处名录表”续表书影

《民国杭州府志》卷九“祠祀”

《民国杭州府志》卷九“祠祀”一 书影

《民国杭州府志》卷三十五“寺观”

《民国杭州府志》卷三十五“寺观”二 书影

金沙涧北岸“神霄雷院”的确认,可补史书记载之遗漏。如2013年9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民国杭州道教》一书(孔令宏、韩松涛著,收在孙忠焕主编的“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丛书”第三辑),列有杭州“府城”当时道教宫观100处的名录表,但从该表中,只见到有在“吴山东岳庙右”的“神雷庙”(该表编号17),其备注栏中有“俗称‘神霄雷院’”的说明,却未见载有金沙港北岸桃源岭古道的“神霄雷院”。笔者检看《民国杭州府志》卷九“祠祀”一和卷三十五“寺观”二,分别明文记载了这两处“雷公庙”:一在吴山,一在庆化山。《民国杭州道教》出表仅载一处,漏掉了安特生和门尼的老照片保存且形象显示的金沙涧北岸桃源岭古道的“神霄雷院”。

在澳大利亚图书馆主页“格雷戈利·斯坦利名下的中国老照片”(部分为唐纳德·门尼所摄)中,与杭州、西湖直接相关的约有70张左右,其中在同一地点取景拍摄最多的,是上天竺寺圆通宝殿前香客聚集的场景,约15张。其次多的,则是灵隐寺飞来峰和桃源岭/金沙涧边的神霄雷院,分别有8张。可见,当时来自西方的摄影师对杭州西湖的民俗景象非常有兴趣,并且着重给予了关注。

另外,西方摄影师对神霄雷院的关注,显然与“雷神”崇拜有密切联系,因为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同样很早就有雷神的故事。2011年,美国派拉蒙公司发行了一部科幻动作冒险类电影,取得4.4亿美元票房收入,片名就叫《雷神(Thor)》。

《增补武林旧事》卷七

《增补武林旧事》卷七

如今,这些老照片,业已成为留存这处南宋古迹直观形象与生动记忆的珍贵载体,而西湖老照片重要史料价值的“份量”,也可以说藉由这个实例,再次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与靠谱的证明。

编后记。4月19日,我按洪尚之文中所附民国地图从植物园沿桃源岭一路西行,参考图中石莲亭、庆化山及金沙涧之间的方位,在灵溪隧道南口西侧路边,金沙涧之北找到了这处“神霄雷院”的旧址所在。

荒草土掩之下,似有大型建筑构件尚存。但是此处也是一大堆让人掩鼻的垃圾堆放地,这里竟成了偷倒建筑垃圾的固定地点。

正当我取景拍照之时,嗞嘎刹车声响起,一辆电动车驶入停下,只见一人手拎蛇皮袋装垃圾,丢弃在此,迅速离去。当时我恰好手持相机,将其丢弃垃圾的整个过程都拍摄了下来。看老照片中清幽的古驼巘岭山路,成了今日丢弃垃圾之地,十分痛心惋惜。期待此文能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望能考古发掘这处旧址,善加保护,甚至恢复“驼巘岭”古道

☞进入论坛看原帖讨论

▼延伸阅读▼

洪尚之:压堤桥“魂附”跨虹桥?我给微观杭州挑个错

住在佛地山林的鸟兽 乐不思归

来源:杭州网论坛    作者:洪尚之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望宸阁上“指...
“上城三大传...
如此春光 那...
巴黎圣母院:...
第九届北京国...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杭州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专访:培养有“
二污普路上的“第三方” 并肩作战打响攻坚
用爱点亮希望 用心坚守梦想
望宸阁上“指点江山”,林水局带你领略杭州
出行新体验!杭州公交墨水屏站牌亮点多
扣完20分得复训……杭州多举措整治出租车
又是“金融服务费”!当年交的钱还能退吗?
300万人熬夜看首映 票房破6亿!粉丝泪
相声演员大兵实名举报黑恶团伙 家门口曾被
又有熊孩子闯祸!楼顶扔下石块砸断婴儿腿,

埃及举办第四届“法...

人类首次“看见”黑...

俞飞鸿深情诠释《在...

武林之夜•中国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