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吃 袁枚与家厨王小余雕像(杭帮菜博物馆)对于吃,袁枚有三大癖好。 其一,喜欢逛厨房。每次到别人家做客,他就会跑到厨房去看别人如何做菜。他的文章里经常可见这样的记述:“鳆鱼炒薄片甚佳,杨中丞家削片入鸡汤豆腐中,号称鳆鱼豆腐。” 其二,喜欢收集食谱。每到一地,必四处收集食谱。 其三,喜欢拜访名厨。“闻说名厨,吾必访之。” 对于这样一个“吃货”来说,随园光有美景显然还不够,还必须有美食相伴。袁枚根据收藏的食谱和与大厨切磋的心得,撰写了《随园食单》。这本书以文言随笔的形式,详细记述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品,每款菜品的食谱都经过千锤百炼。 《随园食单》书中不仅讲菜肴的做法,也讲了许多关于烹饪的至理真经。比如如何上菜:“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无汤者宜先,有汤者宜后……”比如如何配菜:“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方有和合之妙……”所以《随园食单》一出,立即被奉为大清朝“舌尖上的中国”。 袁枚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可谓离经叛道,但往往阅遍人情,始知疏狂之足贵。《随园诗话》中记载了一段趣闻,说是袁枚将韩翃的诗句“钱塘(杭州)苏小是乡亲”刻为一枚印章,刚巧有一位尚书路过南京,慕名向他讨要诗集,袁枚一时兴起在诗集盖了这枚私章,结果尚书觉得有辱身份,十分不悦。袁枚却道:大人虽官居一品,苏小小地位卑贱低下,但是恐怕百年之后,人们只知道苏小小,而不知道有你尚书大人呢!为一个传说中的名伎而得罪尚书,无疑体现了袁枚的真性情。同时也可看出,身在南京的袁枚不忘自己真正的籍贯——杭州。 袁枚自三十四岁那年搬迁至随园,除了偶尔游山玩水,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随园,按理说应该算是江宁府的人了。然而当堂弟袁树过继给他的儿子袁通在当地考加科考时,竟然因“冒籍”被告到官府。袁树对此愤愤不平,想要提出诉讼,袁枚写信劝慰,说不入江宁籍正好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家乡是杭州,杭州才是袁家之根。 嘉庆二年(1797)十一月十七日,袁枚辞世,留下了一句话: “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延伸阅读: 汪曾祺为啥看不上《随园食单》? 杭州人造出最早的机枪,比欧洲的还早二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