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带给传统出版业的冲击究竟有多大?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会发生简单的线性替代吗?随着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发展,如何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避免盲目造货带来的库存积压、图书滞销现象?这一连串困扰传统出版业的难题,被一部带着互联网基因诞生的《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逐一击破!
中国首部互联网+长篇创业商战小说《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从写作、出版到宣传,创造性地对传统出版业实现了“三大颠覆”:
颠覆一:“作家式+产品经理式”写作模式 打造“最大公约数”
一部文学作品,或文以寄情,抒发作者艺术情感,或文以记事,记录社会发展历程,但最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逃不出作者个人主义的色彩。互联网时代,读者有了更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阅读需求,单纯的“作家式”写作已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更容易陷入叫好不叫座甚至不被市场买账的困境。
在这一的背景下,《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在写作中注入互联网思维,注重读者阅读体验,首创国内“作家式+产品经理式”写作模式,打造了一部上至鸿儒教授,下至贩夫走卒都热衷阅读的小说。
这部小说不仅融入了作者20多年在创业路上的宝贵经验、人生体味,更在小说创作后期,加入“产品经理式”的写作模式,采用“公测”方式,获取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各行业领域内不同读者的喜爱偏好,并从中提取“最大公约数”。
报废三台打印机、耗费39个墨盒、用尽一房间的A4纸,这是《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做“产品公测”所用的物料;60后、70后、80后、90后和95后五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各10名,这是参与公测的人员结构。耗时一个月,根据读者阅读反馈,反复甄别,几经易稿,犹如设计一款iphone手机一般不断打磨作品。
星座、旅游、侠义、悬疑,从不同的读者阅读喜好反馈中,一个“最大公约数”被提取,随后,主人公的星座设置,惊心动魄的穿越之旅,侠骨柔情的商业大侠,悬疑丛生的商场斗争,都被巧妙地注入到小说之中,使不同读者在阅读小说时都能找到吸引自己的兴奋点。
小说标题,更是听取了两代人的建议,对原来的“网络英雄”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突破。“网络英雄传”结合60后、70后对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的情结,“艾尔斯巨岩之约”满足80后,90后对时尚炫酷的热衷,最终取名为《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这一更名,后来被业内人士称为价值1亿之举,更有小说出版者称,仅凭“艾尔斯巨岩之约”这一标题,就可以为小说带来巨大的销量。
颠覆二:移动端—PC端—纸质书 突破世俗革新出版模式
电子书大行其道、电子阅读风靡年轻一族,这对纸书销售形成了围剿式的压力,但世俗对“网络小说就是‘烂书’”的偏见,使文学作品第一个版本必须是有“质”的观念在绝大部分作家心理根深蒂固。这是一种执念,是文人对自己身份的一种追求,却也让文人,让出版商,让分销商陷入了“卖不动,压库存”困境。
《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作者却认为,在这个WIFI与水、空气并列为三大生活必须品的移动互联时代,执迷于“先纸质,后网络”的出版顺序,只会是逆势而行,作茧自缚。在充分考虑年轻人阅读习惯后(这也是基于对“年轻一代将成为文学作品的中坚力量”的判断),小说作者决定大胆革新出版顺序,从移动端首发小说。而事实证明,在阅读习惯越来越倾向于移动端的时代,这个选择是正确的,一次阅读狂潮随即开启。
6月18日,《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电子版在中国模最大的移动端电子书阅读平台中国移动“和阅读”上首次发布,随后立即创下了3天100万, 10天突破1000万,两个月1亿阅读量的纪录,成为中国移动“和阅读”史上最快突破百万阅读量的财经小说,并在“和阅读”最权威榜中榜高居第一。
移动端的大热,带动了网络平台的跟进,搜狐等多家网络阅读平台纷纷在重要位置重磅推荐此书,小说在PC端也随即掀起了阅读热潮。
移动端和PC端的成功,引起出版界的巨大震撼,多家权威出版社向小说作者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够接棒电子版,出版这部小说的纸质版。掌握了主动权的小说作者最终选择了在财经出版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经出版过《水煮三国》、《激荡三十年》、《海底捞你学不会》、《创京东》等高品质畅销书的中信出版社。同时,出版小说电子版的中国移动“和阅读”也要求参与纸书出版。于是,《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又开创了国内纸书出版界之先河,由纸书出版巨头中信出版社与电子出版强者中移动“和阅读”联合出版,这也奠定了小说纸质版高品质、高规格的基础。
9月10日,《网络英雄传I:艾尔斯巨岩之约》纸书版预售一登陆京东、当当、亚马逊三大图书销售平台后,便在预售书排行榜中摘得榜首位置。9月18日,新书上市不到24小时,登博库网新书热销榜榜首,并在短短20天内加印两次。
由此可见,移动端—PC端—纸质书的出版顺序,不仅为小说纸书出版预热市场,大大缩短出版的流程,更为重要的是,经过经过移动端、PC端的测试检验,也让出版商避免盲目造货带来的库存积压、图书滞销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