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涛路要施工半年,滨盛路也将迎来施工
滨江区“核心走廊”江南大道能否“独挑大梁”?
没事,咱有全国首创的电子警察
东西走向的江南大道连接着钱江三桥—钱江四桥—钱江一桥,横贯滨江,道路南北两侧,居民区与商贸区密集。用“核心走廊”来形容江南大道在滨江区交通中的地位,毫不为过。
上个月起,滨江区闻涛路进入为期近半年的施工。施工首日,隔壁的滨盛路“苦头吃饱”——有人在滨盛路钱江四桥至钱江一桥间4公里不到的路段上,开了40分钟车,每个路口都要等上几个灯次。
麻烦还不止于此,马路侦探获悉,滨盛路也将迎来施工。再看地图,“核心走廊”江南大道届时将“独挑大梁”。问题是,它顶得住吗?
根据马路侦探目前的调查,应该没问题。因为江南大道已经有了一批高智能的电子警察。
电子警察有多智能?是否足以应付“三流合一”的紧张路况?马路侦探进行了先期探营。
看点 :它们是“先知”
上周三,江南大道江陵路口,晚高峰到来,市民纷纷下班回家,过江回市区的车流与从市区回滨江的车流汇集到这一交通节点上。
下午5点50分左右,车流量激增,江南大道西向东方向车流刚过江陵路口就得被迫刹车——前方路段车流滞缓。
这是个糟糕的信号,如果这波车流的队尾未能在红灯亮起前通过路口,便会影响到江陵路南北向的通行,继而发展成堵点,最终导致信号灯失效。
就在队尾接近江陵路口时,滨江交警大队指挥室的大屏幕上出现“弹窗”——电子警察判断出“车流可能倒灌路口”。
原来,电子警察是一组组电子眼,悬挂在道路上方,具备智能识别车队长度的功能。当长度达到警戒值,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马路侦探了解到,自今年9月启动电子警察以来,江南大道月均只发生过20次“车流可能倒灌路口”的警报,哪怕在最堵的时段,等2个灯次就能通过繁忙路口。
看点 :它们是“参谋”
警报发出后,电子警察紧接着发出“启动红灯截断进入路口的车流,优先放行南北向车流”的建议指令,并请求人工确认。
值班民警点击确认后,路口信号灯在10秒后改变了放行方向,提前终止了可能出现的路口“打结”。
据了解,电子警察分布在江南大道西环路至西行路9.3公里路段沿线,管理13个主要路口的交通,并具备优先推荐合理诱导方案的功能。同时,电子警察还会根据实际情况,联动堵点前后的路口,通过信号灯控制,将排队车流分散到不同路段。
“电子警察要做的,就是平衡四个方向的车流队伍,通过数套备选方案,避免路口打结的情况。”滨江交警大队科技民警冯冰纾说,“避免路口打结后,排队司机只需等待一到两个灯次,就能顺利通过路口了。”
马路侦探对比之后发现,但看等候灯次,的确可以分为“有效等待”和“无效等待”——路口一旦打结,绿灯等同于红灯,等待就属无效。
看点 :它们是“天眼”
有别于过往埋设感应线圈、人工观测道路情况等电子警察技术,这套电子警察的运作,全靠机器本身的“天眼”——摄像头可以实时分辨每一辆车的启停状态、变道轨迹。
比如,一辆车在主干道抛锚或者违停,电子警察有九成把握不会误判成车辆在排队。又比如,实线区域司机变道插队,电子警察会马上记录这辆车实线变道的全程视频。
“对于道路中最为脆弱的路口,任何交通违法行为都有可能引发事故,从而增加路段的通行压力。电子警察现场抓拍一段时间后,江南大道的通行秩序明显规范了许多。”冯冰纾说。
电子警察的执法当真毫不留情,日均摄录近300次违法变道的证据、200余起违停的证据。
马路侦探短评
江南大道的电子警察,全名叫“城市重点廊道交通管控一体化管理”,科技部认证其属全国首创。
这套计算能力强悍的系统,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避免路口秩序出现混乱,再说白了,就是让司机看到前方拥堵时,能及时刹车,不要进入路口。
在城区不少路口,都能看到“前方拥堵时禁止驶入路口”的告示,但在缺乏信号灯配合的情况下,告示往往成了摆设。科技的介入,的确是让道路保持有序的高招。
但一切终归还需每一位驾驶人配合。遇堵时,多等一个灯次,换来的就是前方车流疏散后的畅通。拥堵时,所有驾驶人都应该是“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