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花七八千上一对一幼小衔接 准小学新生都在做什么?快报记者也在几个幼儿园大班群里做了小调查。家长们说,幼儿园毕业,有的孩子进民办小学,有的进公办学校,学校要求各不相同,但幼小衔接班却成为家长们的共识:一定得上。 有个班里28人,其中约20个人在上幼小衔接班。甚至有家长上了一对一幼小衔接班,一天300多,一个月就是七八千。 有个家长群里,几位妈妈正在讨论幼小衔接班。 “看到不少机构,连幼儿园托班的孩子都在招了。那这幼小衔接班到底要不要上?”一位妈妈问。 “不上怎么办,上了不一定能领先,但不上,那是肯定落后。”另一位妈妈的发言,得到几位家长的点赞。 零起点入学,这段时间讨论很多。教育部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小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但是真正坐得住的家长不多。所以识字、数学,这些都已被家长们排进孩子的假期生活。 我们也在这个班里做了个识字量的小调查,大部分人认识200-400个字,两三人达到800个字左右,还有个小朋友,识字量有1000-2000个。 幼小衔接班的优势最多保持一两年 一年级入学前需要多少识字量?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我们采访了三四位小学班主任,大家的意见一致,老师都说不需要认识多少字,零起点入学没问题。 有位教龄近20年的朱老师说,她年年和家长都强调,没必要上幼小衔接班,识字可以渗透到生活中。 “家长总觉得先学点,能领先。其实这个领先的趋势,最多保持一两年。之后,大家就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朱老师说,最重要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果有好的习惯,即使开学前一个字不认识,也会很快赶上来。 同时,上幼小衔接班还可能有两个弊端,希望家长注意,一是孩子觉得学习没意思,产生厌学情绪;二是自己感觉都会了,上课不再注意听,内容学得不扎实。 朱老师说第二点尤其危险,她举了个例子: 前几年带一年级,遇到一个孩子。家长给他报了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了拼音和汉字,有些老师还教错了,之后挺难改过来。进校后,看到都是认识的字,孩子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不认真做,回家后,妈妈总让他擦掉重写,亲子关系也差起来。 上课学的不仅是知识点本身,同学回答问题时,要学会倾听。这个孩子因为不善于听,老师讲过的题目不会做,成绩越来越差,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已经落在不少同学身后了。 “识字量、跳绳个数等,这些量化的东西都是表面的,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并且有很好的习惯,这内在的两点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小学班主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