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院士: 高层次人才集聚将为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注入新动能
杭州在去年提出了新制造业计划,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两手抓、两手硬”。面对疫情,一些较早布局数字化的新制造业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数字经济、制造业“双引擎”为经济发展“注射”了强劲动能,但要做强这个“双引擎”,需要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 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认为,今后,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有望成为一个资源供给库、前沿瞭望台、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需要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和技术。院士专家中心有利于让高层次人才、前沿技术汇聚到杭州,携手打造更多高端研发、生产、管理团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董石麟、龚晓南院士: 建议多一些交流活动让思想不断碰撞发展 仪式开始前,空间结构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用毛笔题了一幅字:科技引领未来,祝贺杭州院士专家中心成立。 88岁的董石麟院士,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聊到家乡,他连连点头:“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 在这块好地方,有了一个院士专家的“家”,这让董院士非常欣喜。他年轻时曾远赴莫斯科建工学院深造,回国主持了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网架结构计算的建筑,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因思念家乡,回到了杭州,在浙江大学任职。 “我喜欢待在学校,薪火相传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董院士希望院士专家中心能经常举办一些交流活动,让院士专家谈谈在科技方面的收获、心得,与企业、学校多做交流,“科技怎么引领未来,传承并落到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观点,与土木工程学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不谋而合。“不同学科之间要通过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交换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希望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龚院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