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昨天上午,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树兰医院参加由杭州市科协举办的“杭州科学大讲堂”,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直播中,她详细讲述了“四早”防控策略、二进武汉经历、救治策略等内容。 下播后,李院士急匆匆地赶到位于延安路的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潘云鹤、董石麟、龚晓南、杨树锋等院士一起,见证了一场重要的仪式: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成立。 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秘书长谢牧人,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杭州市副市长陈国妹,杭州市政协副主席周智林等领导,市委人才办、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负责人,和各区、县(市)科协和市级学会、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代表参加了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成立仪式。 钱塘自古繁华,人杰地灵。杭州一直着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翻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名录,杭州籍的院士有35位;目前在杭工作、居住的院士有64位;加上那些曾经在杭学习生活过的院士、通过建立工作站柔性引进的院士,我们的“杭州院士”一共有199位。 培养人才、留住精英,打造金字塔尖的杭州智库,让科学技术落地,这是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成立的初衷。 杭州院士专家中心将打造交流联络中心、创新智汇中心、决策咨询中心、风采展示中心、活动服务中心“五大中心”,为院士们打造一个“家”。 杭州市科协负责人说,中心将主要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做好智库建设。杭州院士,是杭州宝贵的“才富”。因此,杭州市成立院士专家中心,把“才富”聚集起来,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新型智库; 二是做好决策咨询。中心每年开展院士沙龙、专业论坛、决策咨询、座谈会等活动,组织院士专家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三是推进科技经济融合、推动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杭州的企业、园区发展,注入活力。中心将吸引院士专家在杭州建立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以及国家级学会工作站、杭州市级学会的企业服务站等,多种形式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服务杭州产业发展“卡脖子”项目。 例如在现阶段,组织对外贸易方面的专家,为企业的产品转型、升级提供指导,帮助企业度过创新的“瓶颈期”,更好地对抗疫情的影响。 潘云鹤院士: 高层次人才集聚将为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注入新动能
杭州在去年提出了新制造业计划,坚持数字经济和制造业“两手抓、两手硬”。面对疫情,一些较早布局数字化的新制造业企业,表现出了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数字经济、制造业“双引擎”为经济发展“注射”了强劲动能,但要做强这个“双引擎”,需要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 计算机应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认为,今后,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有望成为一个资源供给库、前沿瞭望台、创新策源地。“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需要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和技术。院士专家中心有利于让高层次人才、前沿技术汇聚到杭州,携手打造更多高端研发、生产、管理团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董石麟、龚晓南院士: 建议多一些交流活动让思想不断碰撞发展 仪式开始前,空间结构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石麟,用毛笔题了一幅字:科技引领未来,祝贺杭州院士专家中心成立。 88岁的董石麟院士,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聊到家乡,他连连点头:“环境优美,人杰地灵,是个好地方。” 在这块好地方,有了一个院士专家的“家”,这让董院士非常欣喜。他年轻时曾远赴莫斯科建工学院深造,回国主持了国内第一个大跨度网架结构计算的建筑,首都体育馆。在北京工作几年后,因思念家乡,回到了杭州,在浙江大学任职。 “我喜欢待在学校,薪火相传是件很有意义的事。”董院士希望院士专家中心能经常举办一些交流活动,让院士专家谈谈在科技方面的收获、心得,与企业、学校多做交流,“科技怎么引领未来,传承并落到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观点,与土木工程学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晓南不谋而合。“不同学科之间要通过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交换经验,才能不断进步,希望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能充分发挥桥梁作用。”龚院士说。
李兰娟院士: 常态化防控很重要建议做好五点
来现场的五位院士,都曾参加过2019“杭州院士家乡行”活动。这次见面,院士们亲切地打招呼、交谈。 在现场,潘云鹤院士、李兰娟院士和陈国妹副市长一起为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揭牌。在这场仪式前,李兰娟通过直播“杭州科学大讲堂”,为大家输出了很多经验。 李院士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的疫情形势,指出近期哈尔滨和吉林舒兰地区均发生新冠肺炎聚集性流行,呈现明显的“链式”传播,这提醒我们,常态化防控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李兰娟建议,常态化防控,应主要做好五点: 一是控制传染源、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二是对发热患者进行常态化监测,设置发热门诊很重要; 三是按照“平一战结合”模式。每一个综合性医院建一栋楼,专门收治传染病人,平时作为普通病房使用,突发情况下快速改变用途;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科的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总结过往的研究和经验。注重推广应用病原、发病机制、诊断、药物、疫苗、治疗方法和技术等已有成果,有助于今后应对其他感染人体的冠状病毒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