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纱河边 还有一些很具有时令性的买卖,比如说过年时的套泥菩萨。小摊上有一些泥巴或石膏制成的工艺品,比方小兔子、泥菩萨、弥勒佛,等等。这个怎么弄呢?套!一分钱一个藤圈,顾客站在一条线后扔藤圈套,你套到什么就给你什么。藤圈是比较小的,差不多刚好能套下去,这不容易弄的。我们小孩子最多就是花一分钱,套最近的小玩意,近的容易套,越远越难的。这还是挺具有趣味性的。我记得有一次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个高手,他十个藤圈基本上能套中八个,也就是说他一毛钱就能把几块钱的东西拿去。他来了几次后,那几个摊主都认识他了,然后就求他:“我们做点小生意不容易的,您帮帮忙!”他后来就不再去了。这种泥菩萨卖的话可能效果不会太好,但他采取这种形式还是比较赚钱的。 我还回忆起一件事。到了冬半年的时候,我经常见到有人骑一辆自行车,每天下午大概四点钟的样子准时来到市场上,车后有很多蒸笼。蒸笼里卖什么东西呢?热腾腾的甲鱼!关于甲鱼,杭州有一句话——“斤鸡四两鳖”,说的是一斤的鸡吃起来最好,四两的甲鱼最补。那个人就是卖一碗碗蒸好的四两左右的甲鱼。我很要吃这个东西的,但是没钱,没得吃。他当时就摆在如今市一医院停自行车那个地方。他不是摆在中间,中间人家有圈子的。他的甲鱼也分大、中、小碗的,小碗4毛钱一碗,中碗5毛,大碗6毛。还是有人吃的,而我们小孩子买不起,跑到人家摊前闻闻香,就算解解馋了。 浣纱河边洗衣那个时候,浣纱河还是很漂亮的,河水很清澈。当年浣纱河水悠悠流去,女人们赤裸着通红的小腿站在水边捣衣,柳丝飘拂,真是一道怡人的都市风景线。我也常随妈妈去浣纱河洗衣服。那时很多妇女都去浣纱河洗衣服,虽然家里一般都有井水和自来水,但她们还是喜欢去浣纱河洗衣服,洗完之后回到家再用井水或自来水过一遍。当时的浣纱河是西湖的泄水河道,每当涌金门启闸放水,西湖内鱼虾也会随水进入河道,所以浣纱河的鱼虾很多的。妈妈们洗衣服,我们小孩子就手持鱼叉、网兜在河边奔走抓鱼,嬉戏玩乐。 后来,浣纱河于1973年被全部填塞,上下筑有3层,底层为排水暗沟,中层为防空洞,上层为公路(主河段即为如今的浣纱路),浣纱河就此成为历史。那流动的风和流动的水带来的流动的清凉,再享受不到了,“那堪傍杨柳,飞絮满邻家”的景象也不再见了,那特有的河边市井趣事也只能存于记忆中了。 千百年来日夜流淌的浣纱河水,孕育了沿河而居的人们,也孕育了杭州特有的市井文化。这个小市场就是杭州市井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接近日常生活、接近普通百姓,通俗浅近、充满变幻而“杂乱无章”地自然生长。这种市井文化充满着烟火的、闲散的、亲近的、甚至有些狎昵的味道。随着浣纱河的消失,小市场没有了,这种特有的渗透着河文化的市井生活湮没了。 民国时期的浣纱河。记者 丁以婕 翻拍浣纱路,这条平坦的街道,平时车辆行人如过江之鲫。外地游客或许不知,几十年前这里曾是一条美丽的江南小河。浣纱河已渐渐成为回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回忆更是渐渐淡了。如今,不少杭州本地的年轻人也只知浣纱路,不知浣纱河了。 延伸阅读: 钱塘记忆:那条曾陪伴杭城居民百年的浣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