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涓涓细流,河道的历史也在延续。《口述杭州河道历史》以第一人称书写,在某种程度上保留口语的原貌,以朴实的语言说清事实真相,尊重和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把原始材料保存下来,再整理成稿,从而让读者领略到河道不同的风土人情。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恰如古诗所述,50年代的浣纱河是很美丽的,有杨柳绿荫,有古旧石桥,有石坎入水,有捣衣声声……春天一到,杨柳依依,莺啼燕语,清澈的河水静静流过,带来两岸那盎然的春意。 浣纱河是杭州历史上的一条重要河流,古称“清湖河”,它的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古浣纱河是古时人工挖出的引水水系,也是老杭城的骨架之一。它从西湖涌金闸流出,经开元路折北,穿过现龙翔桥公交站,沿今龙翔路、东坡路向西北方向流,至武林路小车桥处折北,沿武林路东侧一直北流至武林门入运河,全长3.7公里。浣纱河是运河通往市区的河道,虽不能行大船,但扁舟小船进出十分方便。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天清晨还可见武林门外菜农、渔民驾着小船,装着蔬菜、水产运进城来,在武林桥、龙翔桥菜场交易,市面十分热闹。 我家世居杭州。爷爷那时候,我家在中河白马庙巷那边。抗日战争爆发后,我们一家人逃难到了龙泉。战争结束后,全家返回杭州。从1946年起,我家就定居在浣纱河边的孝女路了。 当时,浣纱河边有一个市场,大概在现在的浣纱路与平海路交叉口那一块。这个市场类似于农村的集市,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还有卖艺讨生活的……总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受众群体也是很广泛的,当然品味也有高有低。南腔北调在这里融合,市井文化在这里发酵。这个地方是不通公交车的,所以在城市里算是闹中取静吧。 浣纱河(20世纪60年代)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位卖梨膏糖的买卖人。每天太阳将要落山的时候,经常有一个四五十岁样子的男人摆起一个卖梨膏糖的摊子。其实,就是摆一只箱子,箱子里放的是梨膏糖。另外,他摆一副三脚架、一张长凳,一人说唱,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他一般先敲小锣,招徕观众,然后接着讲笑话、说新闻、说书、讲故事什么的。我们小孩是没钱的,就是冲听书、听故事去的。每次讲到节骨眼上,他就停下来吊人胃口,这时我们明白他要卖糖了。我们小孩子天天来市场上玩,这种把戏我们是知道的。有时一回书他要刹两三次车。然后他会笑着说一通,我现在只记得他一句话“有钱的你来买糖,没钱的你脚帮忙”——不买糖没关系,你别走,不能把人气散掉。我们小孩肯定是帮忙的,不过我们的帮忙不是因为知道人家讨生活不容易,我们没那么高尚,我们是等着听下文的。当有人买了糖,他就继续说,一场下来总有一个半钟头到两个钟头。以“小热昏”为卖点,他确实蛮会做生意!不过有几次我们也上当了,他卖完糖直接回去了,我们没办法,只好明天再来过。 50年代初的时候,出了一种钢笔叫“铱金笔”,我就是在那个市场的地摊上第一次见到的。那一天,很多人围在那边,有一个男的在讲故事,天南地北讲了很多。这其实是那时很普遍的一个营销手段,可以说是“文艺搭台,生意唱戏”,最终他是要卖东西的。当时场子围得很大,他说完故事后,左手拿了块木板子,右手拿了支钢笔。那时候有支钢笔是很俏的,有三支钢笔就是大知识分子。农村里面,小会计也拿三支钢笔充知识分子,现在想想是很俗的。但是当时如果有一支钢笔的话,说明你是知识分子。他拿着钢笔说:“在场的各位,你们的派克钢笔拿出来,敢不敢在这个木板上钉?”有钱人在听的也有,没有哪个舍得把派克钢笔拿出来钉。这时,只听“啪”的一声,钢笔钉在了木板上。然后,他弯来弯去拔出来,灌了墨水就写,直着写,斜着写,倒回来写,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写了一通。你别说,出水非常流畅,而且他的字还非常漂亮。鉴定钢笔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出水流畅,他故意弄弯就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派克金笔行吗?它不敢的,这一钉,笔尖就废了。后来,我六年级毕业时,我小姑妈给我买了一支钢笔,那是我的第一支钢笔,就是这种铱金笔。 延伸阅读: 杭城旧事:官巷口拾遗 一条消失的河---闲话杭州惠民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