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曾说,茶园要向电气化、机械化发展。卢正浩除了在电炒茶上动脑筋外,还破天荒地在采茶生产上用上了索道。 卢正浩研制的索道示意图一到采茶季节,茶农在山上采好茶叶,还得辛苦地肩挑下山。在采茶高峰期间,因鲜叶无法及时运输,茶叶品质受到了极大影响。卢正浩认识到这一问题后,就开始筹建梅家坞的茶山索道。1960年,梅家坞建成了一条总长900多米的电动索道,从三分岔顶一直延伸至朱家里,适用于长距离的运送物料,茶忙时输送午饭和新摘的青叶,冬季茶园管理时输送肥料。这条索道建成以后,将采茶区与茶叶初制厂连成一线,运输往返时间从原来徒步45分钟缩短到15分钟,保证了鲜叶的品质,也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这条索道一直用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分产到户后,才逐渐废弃。虽然现在只剩下几根水泥柱,但至今梅家坞的村民提到索道,还是啧啧称赞,觉得这种超前的东西,只有卢正浩这样的人才能想得到,才能用得起来。 让人感动的是,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卢正浩在八十年代虽然没有能够再回到干部岗位上来,但是他依然满腔热情地在“折腾”,要想发展茶叶经济。有人说,他卢正浩后来还一直不停“折腾”,并不是为了自己发财,而是想继续闯出一条新路子来,继续带领梅家坞前进!这种精神,真可以用得上屈原的名句:“虽九死而犹未悔!”我们可以相信,卢正浩这个“未悔”的动力,正是来自于当年那个深夜,总理对他的嘱托,以及他心里对总理的一份承诺! 至今人们到梅家坞去喝茶,梅家坞的村民依然可以向您津津乐道周总理五次来访的故事,也还在赞叹和惋惜卢正浩的传奇经历。当我们看到满山青翠的茶园、品尝沁人心脾的“龙井茶”时,应该了解在这里曾经有过的那么一段故事——这是一位新中国的总理和基层村干部的友谊故事。这是真正的、为了共同事业的伟大友谊! 作者陈志坚,系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延伸阅读: 红色记忆:周恩来与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