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河是古时杭州一条重要的河道,在整个两宋时期尤为凸显,位置在今天的中河与东河之间。据苏东坡文字记述,它是与盐桥运河(初称“城内大河”,即今中河)相隔约三百步,并与之平行的城内河流。据《淳佑临安志》载,东自保安水门,向西过榷货务桥,转北过茅山井蒲桥,一直至梅家桥与盐桥运河相会合,出天宗水门,长约十余里。它和盐桥运河、市河(俗呼“小河”,今已湮废)、清湖河(初称“西河”)是当时杭州的四大河道。 ▲宋时杭州地图(部分)古时,茅山河是钱塘江潮入杭城的关口,它的开挖、疏浚正是古代杭州抗击咸潮、治水用水的一部缩影。茅山河始凿于公元七一○年。古时候,钱塘江水位高于茅山河,茅山河又高于盐桥运河,盐桥运河又高于城北运河,城内河道水位由南自北逐渐降低。而钱塘扎潮含沙量十分惊人,“江潮所过,泥沙浑浊,一石五斗”,“一汛一淤,积日稍久便及四五尺”。浑浊的江水进入城内河道,造成运河河道严重淤塞,“远则五年,近则三年,率常一开浚”。修浚河道成了杭州军民沉重的苦役负担。 唐咸通二年(公元八六一年)杭州刺史崔彦曾不得不对它进行了首次疏浚,咸潮入侵的状况得到了一定改善。五代吴越王钱鏐时期,官府发动民力在茅山河口修筑了龙山闸与浙江闸,启闭以时,阻止江潮内灌,遏制沙土进入城内河道。但至北宋天禧年间,杭州知府王钦若为贪图船只往来方便毁坏了两个江闸,又加上西湖日益湮浅,于是城内运河水源不得不专取于钱塘江,以致泥沙日积,河道经常淤塞。 宋元祐四年(公元一○八九年)十月,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府,见此情景,组织军民疏浚内河。但是密如蛛网的河道两岸系城市商业区和居民聚居区,浚河时,“士卒骚扰,泥水狼藉,为居民大患”。堆在岸边的河泥,又造成“房廊邸舍作践狼藉,园圃隙地例成丘积。积雨荡濯,复入河中”,“员监司使命有数日不能出郭者”。苏轼总结了治河的教训,提出了避浑扬清的治理方案。 ▲苏东坡雕像利用茅山河与中河南北两处相通,在南边两河交汇处的地方设置了钤辖司闸,每遇上潮时就闭闸,将茅山河作为首纳江潮的河道,让潮水在茅山河流经十余里,待江潮在此河中澄清后,再引入盐桥大河济运。从而,一方面既可保证水源,又避免了江潮沙淤之害,减少了河道的开掏,改善杭州城交通状况;另一方面,沉淀在该河内的泥沙可以再派人掏出。由于茅山河南端在城外,该处“人户稀少,村落相半”,故“泥土有可堆积,不为人患”。茅山河的疏浚历时半载, 使水深八尺以上,自此公私船只通行便利。父老皆言:“自三十年已来,开河未有若此深快者也。” 延伸阅读: 德寿宫昨天开启第四次重量级考古 传说中的“小西湖”或许重见天日 龙山河的繁忙,堪比今朝中河高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