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河的繁忙,堪比今朝中河高架
杭州网  发布时间:2013-07-18 07:15   

近南星桥处的河段,曾经有许多老杭州的人家枕河而居。(历史照片)

龙山河在南宋时紧贴临安皇城。

龙山河和钱塘江之间的那道龙山闸,解了千古漕运难题

历史是个健忘者。

在钱塘江边的闸口地区,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白塔。往西大约1公里,就是钱塘江大桥。

六和塔、保俶塔、雷峰塔天天游人如织,而这座白塔却如同迟暮的老人,每天守望着一条曾经也是帆影重重、百舸待渡的河水——白塔,是龙山河南端的标志物。现在的中河,早先以凤山水门为界,南段称为龙山河。如今的杭州人,知道白塔和龙山河的可并不多,其实它们的繁华落尽,不过50年而已。

龙山河现南起闸口,北至凤山门,连接中河,全长4400米,与钱塘江已不相通,是一条城市景观河道。运河即将申遗,这条曾经拥堵数百年的河道作为杭州段的11个遗产点之一,再次跃入杭州人的视野之中。

这究竟是一条怎样的河道,咱们慢慢道来——

龙山河一堵数百年

不亚于今日中河高架

1967年,闸口火车站红旗招展,当时还是杭一中初三学生的宋勤莲戴着大红花,从这里搭上了去黑龙江的火车。因为火车站的缘故,那时候,水网密布的闸口这一带是杭州繁忙之地。

再往前半个世纪,民国时候,龙山河沿岸也是闹猛繁华。从龙山河往南走到达白塔下,就是尽头了,它与钱塘江相接,船埠渡口宽阔,曾是杭城南部的水陆交通门户,也是杭州通向富阳、新城的驿道所经之处。

如今,龙山河出口仍在,只不过在复兴路的下面,变身为涵洞,因为地势低凹,每逢杭城汛期,此处有时会水深过腰。

如果你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往前追溯大运河龙山河段的运输和经济功能,就会发现这条狭窄的城市河道,居然常常“拥堵”,它的繁忙程度,丝毫不亚于今日的中河高架。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陆琦老师说,从吴越国开始,龙山河通航时,来自安徽、浙西南一带的木材和土特产,经钱塘江漂到杭州,在现在六和塔至美政桥一带的江涂上,形成了长达数公里的停靠区,等着进入龙山河。古时运输木料全是扎成木排,顺水而行,叫“放排”,木排顺着钱塘江漂到六和塔一带后,想进入杭州内河有两个办法:

一是到龙山闸口排队,将木排拆小,用人力或畜力将短排拖入龙山河,重新连接后再运。

二是在现在美政桥海月桥一带的江涂上,将木排拆成单根原木,由搬运工一根根背到龙山河边,扎成木排重新水运,到了凤山门外的木材交易市场,就是终点站了。

龙山河的拥堵,断断续续地持续了数百年。到了19世纪后半叶,龙山河则更加繁忙起来,来自浙西、皖南的木料经钱塘江、中河南段、中河、京杭运河东段,运往上海。木排一旦启运,绵延好几里,而中河又是旧时杭州最繁忙的河道,北面来的大米、丝织品都要经中河进入市区,南来北往的船只木排在狭窄的中河相遇,经常一堵就是好几里。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实习生 许伊贝 记者 杨晓政/文 梁津铭/制图  编辑:高婷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