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5年书,那个年代读书是“较乖稀奇”的事,尤其是女孩子。解放后第二年,我已经是22岁的大姑娘,经媒人介绍,我嫁人了。 夫家离我家不远,从梅家斗到坝桥弄,从陆地走要不了几步路,可塘栖是水乡,河流纵横,出门办个事,走个亲戚,都得坐船出行。 一条丝绵被、一条棉花被,一只皮箱、一只樟木箱等是我爹娘给的嫁妆,相邻们划着船把它们运送到夫家。 我夫家是有钱人家,早年间在运河堤岸边开了一家远近闻名的糕饼店——“聚源昌”,主要经营藕粉、糖色等塘栖本地特产。 聊起土特产,我得岔开去,来过塘栖的客人都知道,一条运河横跨塘栖老镇,河的两侧又分布了众多河道分支,再加上数不过来的水塘,说塘栖是水乡一点不为过。老话说,有水的地方土地肥沃,易于果树生长。塘栖盛产梅子、樱桃、杏子、甘蔗等,而鼎鼎有名的就数塘栖枇杷,它是贡品,慈禧太后吃的。 塘栖点心味好,花样也多,我最钟意粽子。塘栖粽子米糯,肉香,油腻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嘉兴粽子出名,但只要来塘栖古镇游玩的游客,都会这被香喷喷的粽子所吸引,吃上一只或者买上几只。 早年初春时节,苏州烧香拜佛的香客要去杭州烧香,走运河水路是香客们不二的选择,老底子可没有高速公路,更没有高铁,因此塘栖成了香客们必须停靠的中转站。祈了子孙福,游了西子湖,香客们心情大好,坐船返程,塘栖站下船,买一点塘栖特产,给家里的老小解解馋。靠百年过去,如今“聚源昌”仍然人丁兴旺,生意兴隆。 说完特产,我又得聊聊运河人家办酒席的章法。老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人、临平人时兴财不外露,闷声发大财。塘栖人常年生活在运河边,显得大气——喜欢露富。逢年过节,城里人关起门来备年货,塘栖人才不会这样干,他们敞着大门,把鸡鸭鱼肉统统拿到廊檐下公开处置,独怕邻舍隔壁没看见。 塘栖人结婚办酒席有讲究,喜事要闹两天。大婚之日,中餐新娘家唱主场,晚餐男方家登场,第二天称回门酒,女方家头面人物——舅舅等回访男方。这些规矩多少年过去,至今依然在执行。 你问我结婚的时候办了几桌,我告诉你排场可大了——男方家10桌,女方也就是我家办了6桌,如此场面,放在当年,十里八乡也算是露了一回脸。 说到喜酒,必须和你们说说酒席上哪些菜可以上,哪些菜忌讳。老辰光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不能乱来。塘栖人生活在水乡,按说结婚宴席应以河鲜为主,而实际却不是你所想的那样。塘栖人家置办酒席依然以肉类为主,许多河里的水产品由于名称或者其他怪七怪八的原因,被禁止入列。比如,甲鱼营养好,味道也不差,但因为“王八”的雅号,它被靠边站;黄鳝,清蒸或者酱爆鳝段,都是它的拿手吃法,但因为黄鳝搅上搅下的“个性”,老人发话了,结婚成家岂能撬来撬去,下马;黑鱼,别名黑鳢头,听着名字就别扭,自然没有商量的余地,弹开! 当然,我说的是老黄历,如今不讲这套,甲鱼等菜肴早已登堂入桌,不上,客人还要说主人家小气。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塘栖人深得其中的好处。十年“文革”,国家遭灾,百姓遭难,日子苦得不得了,一个月几两肉的配置,孩子们受不了,于是孩子们结伴下运河网虾、钓鱼、抲黄鳝。当年运河水干净,鱼虾多得很! 到了炎热的夏季,运河自然成了孩子们天然浴场,男孩子个个晒得像泥鳅。 延伸阅读: 塘栖 杭州运河边有老底子味的江南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