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是个相对极端的例子,折射出的是杭州图书馆一贯以来的初心:公共图书馆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是,保障社会文化公平——它为城市所有人群提供文化服务。 这一理念,正来自于杭州的城市精神:开放。 杭州城北,信义坊湖墅路一侧广场,一群小学生正在玩闹。此地是社区和餐饮区的集中地,下午四点,阳光很好。三个男孩儿跑到广场北侧的一个蓝色亭子前,从正面绕到左边,从后面绕到右边。研究了一遍这个亮蓝色的屋子后,跑开了。“杭州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个名词,大约在幼小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象。 不过十五分钟,六拨过往的人群对广场上这台出现几天的蓝色机器发生了兴趣。成年人的注意力大多停留在机器里的书和借阅屏上,孩子们则发现了机器左右两侧被遮雨棚遮住的奥秘:左侧的屏幕上,是这台机器里的书目,可以分类查询;书目下则是“教你使用微型图书馆”;右侧的液晶屏,则是图书馆查询系统,可以联网查到整个杭州图书馆的馆藏书目。 12月1日。这是一台2014年最后出现在杭州的24小时微型图书馆。给这一年杭州图书馆的城市布局收了完美的一笔。 从9月26日起,本报和杭州图书馆联合征集第二批微型图书馆的选址(详见本报2014年9月26日B8版报道),到最终五台机器全部安装调试完毕投入使用,不过两个月,效率惊人。 至此,在综合众多市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杭州图书馆通过实地调研、沟通、协调,首批的西湖文化广场、运河文化广场、市青少年宫、杭州图书馆浣纱分馆和下沙西子奥的斯厂区;第二批的下沙和达东东城、九堡镇社区活动中心、滨江海创基地、信义坊东广场和丁桥大唐苑社区,十个24小时微型图书馆,在这一年出现在了这座城市,彰显了杭州以人为本、文化强市、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理念和发展方向。 自助借书为什么火爆?提供了更人性化合理化的布局 日前有媒体调查报道:杭州目前已有2000余家社区村级图书馆,但状态不一。很大一部分社区图书室虽然在家门口,却不为人知,图书馆也没有固定的开放时间。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省市级图书馆的一座难求。数据显示,从2014年1月到10月,杭州图书馆本馆的借阅量达到285万册,是2011年一整年的借阅量。 另一组可以同社区图书馆形成对照的,是一组24小时微型图书馆的数据统计。 4月23日第一批投入使用的五台设备,截至昨日(12月7日),使用人次达到了2万余人次,借还图书49000余册次, 而从11月初起陆续调试完毕的五个微型图书馆,同样表现出色:以最早安装完毕的下沙东东城为例,调试期间就有不少市民来询问,截至昨日,一个月时间,借还图书成绩是2300余册;位于九堡镇社区活动中心的微型图书馆,11月底调试完毕的周末,两天时间,2/3的图书被借走。 不是没有需求,问题在于,如何提供更人性化合理化的服务。 两轮选址为什么不同?体现社会文化公平的初心 从城北的信义坊微型图书馆到丁桥大唐苑的微型图书馆,地图显示不过十几公里,但开车过去,如果不熟悉,沿途还是扑朔迷离。途经工业区,到达丁桥,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区所在。 细心的市民也许发现,前后两批24小时微型图书馆在选址上的不同。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投入使用的微型图书馆,大都集中在主城区中心区域。新投入使用图书馆,则多四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丁桥、下沙、九堡、滨江,远离主城区,却又都是人群密集的所在——这也是杭州图书馆的盘算: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布局,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点补缺。 这一盘算,和多日前一则关于杭州图书馆的火爆新闻奇妙地呼应—— 杭图“史上最温暖图书馆”这一名词又开始走红,这轮来自于外地媒体的报道,将镜头对准了一群每晚闭馆才肯离场的流浪、拾荒者,他们走进杭州图书馆,洗手,拿起书,和其他读者一样安静阅读;放下书,他们依旧流浪。 对于本地媒体来说,这是一则旧闻,因为早在2011年,杭图馆长禇树青的那句“神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就已经被无数次提及。 尽管这是个相对极端的例子,但折射出的是杭州图书馆一贯以来的初心:公共图书馆必须履行的社会职能是,保障社会文化公平——它为城市所有人群提供文化服务。 来,一起找找, 你身边有没有24小时微型图书馆 几天前,微信圈在转一张图片:背着双肩包的男生站在厦门思明区一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前专心浏览。发贴人感慨:为什么杭州没有? 这透露出目前24小时微型图书馆在杭州面临的问题:认知度。 事实上,尽管第一批微型图书馆已经运行了7个月,第二批也已经全部对市民开放,但占地不过几平方米的机器,对于偌大的城市而言,依旧是容易被忽略的隐秘所在。 除了纸媒、电台和网络,杭州图书馆还特别拍摄了宣传片在公交移动电视上播放——让更多的人知道杭州这座城市的隐秘书香所在。当然,这需要一个阶段。 阅读本是一件细水长流的慢慢的事情,家门口的微型图书馆,亦需要一段时间来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