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骆静怡
在经济学里,有一个著名的二八法则。简单来说,世界上20%的人能创造80%的财富,而剩下80%的人创造20%的财富。 这是上大学时课堂上老师讲的一个经济学知识点,当时,张亚羽就想着有一天可以成为那20% 的人。如今她做到了,她成了浙江上青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6年刚毕业那会,张亚羽并没有选择自己的本科专业国际物流管理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而是选择了距离自己很远的一份专业:电力。 这份工作,在很多人看来前景不错、也很稳定。但张亚羽没有停下脚步,9个月后,她决定辞职,自主创业。在外人不理解的目光下,她毅然成立一家公司,除了做一些科技发明外,最主要是写一些关于电力方面的科研文章。 创业这条路上总是充满着各种挑战和抉择。“当时只想试一试,在管理公司时,没有想得很长远,公司发展方向、企业架构这些方面都不是特别清晰,前景也不足,带来的利润有限……”她说。和每一个创业者一样,张亚羽同样也碰到了诸多难题。 公司成立后遇到了瓶颈期,张亚羽这才认识到自己把创业想得太简单,仅凭着一腔热情和一点点相关的行业工作经验,是远远不够。 张亚羽给自己列出来很多问题,“怎么样才能管好一家公司?”“公司怎么定位?”“公司怎么成型?”对于这些问题,她要找到答案,2008年她报名就读浙江大学MBA专业。经过两年半的专业理论学习,就该到实践的时候了。 可是,她面临的考验还刚刚开始,“上完课以后,才真正在思考创业这件事情。”从2011年开始,张亚羽就开始着手准备重新创业。一边管着原来的公司,一边又忙着确定新公司的方向,带着团队马不停蹄进行各种市场调研,奔赴施工现场进行调试,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回想起那段岁月,她用了“饱经风霜”来形容。 经过近3年的摸索,在2014年张亚羽有了明确的方向:新材料和人工智能。“在电力方面,安全是最为关键的。以前经常能看到因为电线等设备老化引起的漏电、火灾这些事故,这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重要原因。”张亚羽说。 除以之外,经过几年的市场调研,她发现人工智能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前景很好,有可能在行业中起到引领作用。再加上,曾经的工作经验和现在公司在电力上的资源积累。 2015年,她创立了浙江上青元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专注于做智能电网技术和电力安全防护产品的公司,核心业务就是“一网两防”。 2016年9月,上青元为G20杭州峰会保驾护航;2018年8月,公司的现场作业管控系统助力“一带一路”浙江舟山“世界最高输电铁塔”建设工程;同年11月,此系统又参与“枫桥经验纪念大会”的保电监管体系工作…… 如今,上青元已经成为中国电力安防行业佼佼者,公司产值规模已达到1.5亿元,近三年累积缴纳国家税收上千万元。作为全国电力行业标准化委员会成员,发起并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技术标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