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运河名镇---塘栖的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
2020-11-04 14:48:40杭州网

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新背景下,自2019年11月起,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受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的委托,着手开展《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从挖掘特色阐发价值、系统全要素的保护、活态可持续的传承利用三方面编制此次规划,致力于在未来成为活态遗产保护和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典范。

项目名称:《杭州市塘栖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项目业主: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

项目负责:华芳、张海滨

设计人员:余婷、应逸宁、王沈玉、徐曼姝、杜亚楠、查满宇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01

塘栖 · “江南十大名镇”之首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此河就是京杭大运河。一条运河,凝结了千年中国智慧,沟通着南北千里交通,孕育出无数沿岸烟火。而塘栖古镇,正是这千年运河奔腾水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在明清,杭州塘栖就已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其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花果之地、丝绸之府、枇杷之乡”。

塘栖始建于北宋,时称下塘,为小镇,自元代商贾云集,蔚成大镇。明清时随着运河贸易日渐繁荣,富甲一方,当时称作唐栖。

光绪《唐栖志》记载,“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

古时运河上繁华的商贸往来,一手哺育了塘栖。贩夫走卒,文人墨客都汇聚于此。千年以降,运河水张水落,塘栖白天见证着贩夫走卒的汗水奔波,夜晚则承载着文人墨客的故乡情思。

虽然随着运河交通运输功能的弱化,昔日的贸易繁华在逐渐散去,但喧嚣过后,运河千年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乡愁却沉淀内化,成就了塘栖古镇独一无二的魅力。

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曾赞美塘栖“千年古运河,江南佳丽地”,遍寻运河千里沿岸,依水而兴的名镇不在少数,但唯独塘栖古镇兼具千年历史古韵和江南人文秀美于一身,其独特的水上街市风貌和浓厚质朴的历史文化气息,置身其中恍若穿越到千百年前的江南。

02

塘栖 · 千年古运河的记忆

一石桥,一御碑,一廊檐

便是古镇历史风韵最有力的见证者

也是代代塘栖人的共同记忆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一石桥 · 广济桥

从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广济桥开始,这座始建于1489年的石桥,如今也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古时它是联通东西两岸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运河人在此往来络绎不绝,南北80级的青石板台阶上是无数生活的汗水和奔波的脚印。

如今历经几百年风雨捶打的广济桥,在经过修缮恢复后,已成为塘栖百姓茶余饭后休憩的好去处,也是游客登临俯瞰运河古镇最佳的地点。漫步在石桥上,脚下就是那奔流千年不息的运河水,放目望去,古镇风貌一览无余。

“桥夜寂行舟,天影淡空水。独有无事僧,往来明月里。”夜色中,如果运河泛舟,经过石桥之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一御碑 · 乾隆御碑

从广济桥来到北岸的御碑码头,你就能见到高高耸立的乾隆御碑。虽然石刻的碑文不再清晰,但它高大的存在,也在默默诉说着古镇曾经的荣光与繁华。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一廊檐 · 廊檐街

清代诗人王拭曾有诗云:“摩肩杂沓互追踪,曲直长廊路路通。绝好出门无碍雨,不须笠屐学坡翁。”他笔下“塘栖下雨淋不着”的独特街景,正是得益于遍连全镇的廊檐街。

塘栖古镇依水而兴,街面也都是沿河而建,为了方便运河水路往来的客商休憩,沿河的街面都搭有长廊和一长溜美人靠(塘栖人称这为“米床”),一条条河道,一个个长廊,曲直长廊路路通,塘栖古镇的廊檐街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可以说找不出第二家。

石桥、御碑、廊檐,是属于古运河千年历史的独家记忆,如今与塘栖古镇的江南风光相拥相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夕阳下,漫步于广济桥上,感受着古镇烟火和运河脉搏,古人诗句下的“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令人神往。

虽然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南山翠微、柳堂春晓等栖溪十六景大多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与此同时,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原生态的丁山湖湿地正焕发新生。

03

塘栖 · 名山名湖秀美江南

古迹众多的探梅胜地超山

水网相连的丁山湖漾

蜿蜒着临水而行的塘超小径

诗画江南的写意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名山 · 超山风景区

塘栖超山,古时就是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前来赏梅。又因为每年初春二月,超山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十余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故也有“十里梅花香雪海”的美誉。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超山海云洞摩崖题刻群(余杭史志)

如今超山风景区将众多建筑名胜、人文书画与超山梅景有机整合,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在景区遍植白梅的东园,待到盛放时,梅花若雪满地,带你一下重回当年超山“十里梅花香雪海”的胜境。在北园,梅林中隐匿着水域楼榭、粉墙黛瓦,你可以泛舟寻梅。从山脚的浮香阁攀登至山顶的上圣殿,你还能一路感受交相呼应的超山梅文化、金石书画文化和禅宗文化。

名湖 · 丁山湖湿地

塘栖仅有古镇名山?当然不止!

秀美江南,山水相依,有山自然有水。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曲曲波洄面面汀,乱流如玉碎玲珑;烟消月上渺天际,何处闻呼小洞庭。”紧靠超山风景区的,便是塘栖的丁山湖湿地,它同时也是余杭区最大的生态湿地。

朝山面水,林田环绕,运河穿镇而过,群塘汇水而入,在丁山湖湿地上,你能感受最原生态的水乡风韵。

春水碧云天,画舫听雨眠,人生一大乐事。

绿道 · 塘超小径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过去的超山与丁山湖犹如戴着面纱的羞涩女子,藏在深闺人不识。如今一条长约20公里的塘超小径,成功将塘栖古镇、赏梅胜地超山、丁山湖湿地三大景观,以及拥有不同风光的自然村庄和多条乡间河道串联成线。

沿线水清岸绿,美不胜收,吸引了不少徒步及骑行爱好者前来体验,感受地道的江南水乡田园风光。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城市车水马龙,不曾有一日停歇,当你行走于塘超小径,置身于丁山湖湿地之中时, 移步易景,石亭、小桥、鱼塘、晚霞、山湖,连绵不绝的水乡美景也能让上紧发条的心松弛下来,得到片刻安歇。

04

塘栖 · 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

未来,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致力于将塘栖打造为:

世遗地活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运河名镇典范;

国家文化公园中最具运河风致的江南文化名镇样本;

杭州名镇名湖名山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文化生态区。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秉承着历史环境保护和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的新理念,项目组多次深度现场勘探、对各个群体进行调研访谈、对历史资料文件做了大量的搜集参考。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在综合展示运河风貌、生活美学的同时,打造承载记忆、回味乡愁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从而推动大运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杭州营造世界名城、世界文化遗产群落,全面增强人文优势和文化影响力,更好地提升杭州城市品质,促进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在2020年初,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塘栖共度年味节,体验塘栖的历史风韵和一系列拥有塘栖记号的民俗、非遗和文化活动。

塘栖 · 写在最后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塘栖,它既有江南水乡古镇的玲珑秀气,也沉淀着千年运河的波澜历史。

人的一生太短,想要历经千百万年,那来塘栖,古镇一砖一瓦,每一处景观,你都能感受到历史浸透过后的脉络痕迹。

人的眼界有限,想要找寻自然的无限之美,那来塘栖,超山观梅,丁山湖泛舟,亲手将水乡名山与人文诗画交融镌刻在脑海。

塘栖很小,但也很大,每一处都有你值得品味的故事。

塘栖,运河,塘栖古镇,塘栖历史,运河文化

授权转载自微信号:“仁者神规”,这是由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研究所发起,意寓以“仁”心为民,追求完美规划的理想境界;是宣传创新、展露规划师所想所思的开放互动平台

▼延伸阅读▼

塘栖梦忆

塘栖蜜饯,家乡的味道,塘栖的味道!

塘栖诞生之谜,六个问题揭开老塘栖的光阴故事

杭州市规划院历保所:梦回临安城 重现南宋繁盛

来源:微信号“仁者神规”     作者:应逸宁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辛苦了城市美容师 上城区望江街道为他们普
杭州下城:数字化赋能 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构建党建新格局!杭州钱塘新区成立人力资源
第二届公望富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开幕
租金30元/平方米 杭州首个涉自持商品房
85项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桐庐警方打造
串起地铁、学校、商业体 社区微公交190
广东一市民照片被用作医美广告,法院判决赔
安医大通报附小教师招聘结果被取消事件
“多名幼儿身上现针眼”三名涉案教师被批捕

杭州影像


临安“龙门秘境”秋...

萧山各地掀起了学习...

致敬英雄

秋意浓
石桥、御碑、廊檐,是属于古运河千年历史的独家记忆,如今与塘栖古镇的江南风光相拥相融,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塘栖·写在最后塘栖,它既有江南水乡古镇的玲珑秀气,也沉淀着千年运河的波澜历史。02塘栖·千年古运河的记忆一石桥,一御碑,一廊檐便是古镇历史风韵最有力的见证者也是代代塘栖人的共同记忆一石桥·广济桥从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广济桥开始,这座始建于1489年的石桥,如今也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