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调回杭州
朱祥林、1978年
一九七八年底,我因“照顾夫妻关系”调回杭州,落实在江城中学教书。回杭不久,山大给我恢复名誉的“平反通知书”来了,与此同时,历史系的毕业文凭也补寄过来。 接下来,我在江城中学教了十多年历史,被评为高级教师。 一九九0年,退休了,又继续在浙大附中、美院附中等校任教。 二000年,在阔别五莲二十多年后,我带着儿女返回五莲,探望了昔日的同事、学生与朋友。老友相见,抚今追昔,感慨万分,留下了至为珍贵的记忆。 二00四年,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成立,作为一个老杭州,我发挥了文史特长,撰写了很多地方文史作品,诸如,对西湖、西溪文史的调研,对恢复岳飞遇害风波亭的倡议,对大资福庙、吴山、五柳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考证等。 当然,我也对第二故乡(五莲县五莲山)的景观与文化做了考察与分析。我认为,山东“五莲文化”与杭州良渚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完全可以开发成为另一个景区,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2020年5月,朱祥林近照
这些年来,我撰写了各式各样的散文、杂文、评论、随笔,零零总总,分散在报刊上,聚沙成塔,二0一二年,出版了专集《浮生小记》。与此同时,我还参与撰写《玉皇山南话沧桑》、《杭州的水井》,《情归西湖》、《西溪文献丛书》等。
注1,“发覆”,揭除蔽障。《庄子》:“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宋 叶适 《送刘德修》诗:“发覆洗涂糊,召和开褊迫。”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物理幽玄,人知浅眇。安得一切智人出兴于世,作大归依,为我启蒙发覆耶!”
作者:龚玉和
▼延伸阅读▼
朱祥林:浅谈良渚古城 朱祥林:寻访智果寺旁参寥泉,再说见节何须见时穷 白云庵掩龙山脚,八卦田边的民国庵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