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在日本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到国内,当时西湖周边、西溪湿地一期工程的规划在2003年已基本完成,这两个大项目我都没能赶上。不过2005年杭州开始了一个新的大项目,就是以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为代表的水旅游的开发以及水环境整治,这个项目我全程参与了。从最初的京杭运河总体规划的国际竞标中我们中标,到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实施规划,再到杭州市区291条河道的水旅游规划都是我们做的。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旅游实施规划项目是国际招标,竞争非常激烈。当时运河综保委招标的时候,来了五六家世界顶级的旅游开发机构,有西班牙、德国的旅游规划公司。我们代表了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和浙江教育学院(现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教授一起去应标。在技术层面我们可能有些不足,但优势依旧明显。这在于我们对杭州本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大运河的解读比别人更有高度。我们对旅游发展路径的理解也和国内其他公司有很大的差别,非常注重现代游客的兴趣、客源市场的挖掘和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对文化建筑我们也有不同理解,不仅要有标志性,在视觉上也要有冲击力,还得具备一定的引领作用。外来的公司对大运河的把握没我们这么精确,立意没我们高远,关于运河对城市的作用把握也没我们精准,因此我们就很幸运地中标了。
运河规划评审会后合影,右一为周永广
在七个专家评审里面,有六人评了我们的运河规划方案第一,一人评第二。中标之后,我们开始忙碌起来了。按照正常的工作程序是年后发委托竞标书,竞完标之后是规划,然后是设计,再是施工,10月1日工程验收交货,时间很紧。杭州市领导后来发现若是照这样的工作程序,施工期只有三四个月,因此要求年前完成竞标。标书发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回家过年了,而我们只能在研究室里继续工作。那—年春节,我们埋头在研究室,除了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与家人团聚外,整个农历正月全部在忙这个事情。年都不能好好过,这是比较痛苦的,但是多挤出了一个月的施工期,对项目高质量的推进很有价值。 运河现场的考察很苦,我领着一队人从三堡一直走到了拱宸桥,两地相距10多公里,两边来回一趟就是20公里,我先后走了3趟。此外,我们还去苏州、扬州、湖州、台儿庄等地考察他们的运河建设情况,发现他们有一个不够妥当的地方,就是对运河的保护仅仅是几幢建筑的保护,而很多地块又做了房地产开发,缺少了相应的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对杭州段的运河保护都是连线成片的绿地和步行街区,一个片区一个片区,像大兜路、小河直街、桥西片区、塘栖古镇等,就是为了保护总体的历史环境而进行的整片规划。 大运河在旅游开发以前,曾是不少杭州人心目中的“臭水沟”,两岸都是“棚户区”,都没人愿意去河边,更不要说坐船在运河上观光旅游。通过运河的保护性开发,运河(杭州段)不仅成为世界遗产示范段,而且直接带动了沿运河地块的快速发展,成为杭州人创业、购房的新热土。 我们在运河的规划开发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中最主要的困难有两个: 01 运河两岸大量破旧房需要改造 都需要安置,操作难度比较大,耗费资金多。一般城市没那么多钱做这种事,所幸有世界视野、水平一流的运河集团,当然也得益于中国房地产的大环境。 02 关于运河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的争论 2008年召开的运河规划评审会现场
在2008年左右,也就是在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申报点资料整理时,我们在京杭大运河的定位上与浙江省文物局有比较大的分歧。我们认为沿岸的文物要活用起来,不管你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文保单位,“铁将军”锁门是对历史建筑的不尊重。但是,浙江省文物局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认为,保护文物最好的方式就是“铁将军”锁门。最后,专家和领导认可了我们的观点,认为封闭式保护不适合大运河开发,既是对运河历史文化的不尊重,也是对现在城市物理空间的一个浪费,所以确定了活态保护和利用方案。 运河开发的过程也很有意思。比如小河直街改造好后,并非用来搞房地产,而是回迁了部分原住居民,还原了历史上的沿河生活状态。当时运河集团的办法是,原来居住在这里的人,可以选择居住在原来的地方,也可以选择后面的高楼大厦,结果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高楼大厦,三分之一的人回到老房子,这种开发的方式是很少见的,运河集团为此贴了三个亿的资金。
小河直街
杭一棉老厂房的保护也蛮有趣的。当时杭一棉工厂的改造受到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门组织专家设计方案。其中有一个方案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博物馆专家做的,他根据专业的博物馆规范认为,应该将老厂房拆了重建新的博物馆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这个方案当场就被市委领导否决了,市委领导认为杭一棉老厂房是一个时代建筑风格的精华,代表了当时杭州建筑的最高水平,我们需要保护、利用这一历史资源,不能拆这个建筑。最后,杭一棉就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老房子都得到了保护,成了活态博物馆。
杭一棉老厂房
对于大运河的开发,运河集团非常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是历史遗址的保护,不仅保护了一批老建筑,还恢复了很多老景点,如御码头、富义仓、香积寺等。 第二是对近代遗存集中的地方,规划了几个步行街区,就是小河直街、大兜路、塘栖古镇、桥西板块,成片地保护和利用。桥西板块,以前是仓库、码头工人居住的地方;小河直街在我们进去做规划之前实际上已经沦落为贫民窟了,现在变成了杭州老底子的活态博物馆。 第三是植入了一些现代时尚元素,让运河融入现在年轻人的生活,时尚由此变成我们运河旅游的一个代名词,这个是防止将来运河旅游不死不活的关键。如中石化油库的这个地方,设想做成酒吧区,把大油罐直接做成油罐酒吧,把“油库”用英文写成“u Cool”(你很酷),可惜中石化到现在还没有搬迁。 运河夜景
运河夜游是运河开发的主打品牌之一,对于运河(杭州段)夜景风格的设计有过不少争论。我最为欣赏的是一个法国设计师的观点,他认为运河的夜间应该是冷峻而又神秘的,代表了历史的深邃和厚重。杭州市委领导受此启发,觉得西湖边上灯红酒绿、涂脂抹粉有点浅薄,便关掉了很多西湖边上的灯光,关灯以后西湖变得淡雅娴静了,这与宋代的审美情趣很吻合。在此调子上,我们开始琢磨怎么让运河的局部有亮点,比如运河上桥很多,利用桥下的空间,只要装上LED灯光,做成展示丝绸茶叶等图景,简洁、大气、时尚、艳丽。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三种船,一种是晚上的包船,一种麻将船,还有小河划船,按照设想可以将喝茶、开会、打麻将都搬到船上去。当时市委领导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提高船只的抗风浪能力,使其可以在运河和钱塘江之间穿行。以上这些项目的设想都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赞赏。这也是当年在杭州做规划设计的幸福所在。专家和领导带头创新、鼓励创新,才使得这些年杭州沉淀下来一批好作品,才使得G20期间杭州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作者系浙江大学旅游系副教授 ▼延伸阅读▼ 看…大运河边的这条百年老街颜值提高了! 醉谈运河,给杭州运河谱了酒拳词 千年运河畔,那些改自“宫庙”的百年名校 大运河!你的美丽曾经黄瘦,像一根独孔笛 飞跃千年,飞跃见证杭城变迁的上塘河 繁华深处的静谧时光,在杭城相遇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