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宫和庙作为固定的祭祀场所,是中华传统礼典的载体和施行地。以宫和庙为校舍办学,是庙产兴学的一种形式,是清末国家财政无法支撑地方兴学而颁布的一种政策。清末庙产兴学政策所影响并非清末那短短几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虽亡,但改庙为校的现象仍然存在。但无论如何变迁,每一所小学都是运河南端人们求真求是的始发地。
我对宫庙之地作为教学课堂的印象,上小学前就有了。父亲告诉我,他上小学的地方就是家乡古城东门的东岳庙。虽然时隔太久,当时年龄又小,以致想不起来父亲在何情景出于何目的告诉我;虽然当时我也无法体会在烟雾缭绕,善男信女频繁进出的庙里如何能上得了课。但是,宫庙之地作为校舍的印象,就此烙印般存在于我的脑海。于是,当我看到“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湖墅大关北新桥东首福寿宫”这样的记载时,并不感到惊讶,乃至有一种亲近之感。
历史上,东至艮山门,西至古荡,南起武林门,北抵北新桥,皆称湖墅。大关,即北新关,始设于明宣德四年(1429)。因据北新桥设关,故名北新关,后来当地人渐以“大关”称之,桥名也变成了大关桥。福寿宫主祀何神,我找不到更多材料,只在《湖墅小志》里看到一条:
张山人胜贵,湖北蕲水人。于同治十一年自楚至浙,在北新关拱宸桥地方结草为屋,日夕宣扬佛号。衣履破败,时携一笤帚洒扫街道,见人辄劝行善事。平日不茹荤血,为人治病,以唾和药,有奇验。人或目为癫,或视为仙为佛,任其呼之而不顾也。光绪戊寅三月二十一日,趺坐桥上,现光怪,忽跃而下。多人曳起,面如生而已奄化矣。年五十九。见者以为尸解。里人唐其章、袁敬中、孙大奎等葬之桥侧,并建一亭,塑像于其中,复在姚庄亭之福寿宫塑其像祀之。
姚庄亭,在拱宸桥南面,北新桥边。《湖墅小志》云:“大关外之姚庄亭,坐落水口。凡往来船只,入晚泊舟在此,沽酒买鱼,榜人络绎不绝焉。”又:“施筝秋兵部应藻,居北新关之姚庄亭。道光己酉举人,咸丰己未进士。”由此推论,作为觉民初等小学校校址的德寿宫当是姚庄亭德寿宫,即张大仙为祀神之一的德寿宫,谅不会错。
《杭州府志》(民国铅印本)卷十七《学校四》云:“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湖墅大关北新桥东首福寿宫,宣统二年正月设立。每年经费,彩结行捐一百八十元,茶碗捐四十余元,学级分三班,学生三十二名。”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去今107年。“觉民”之名,不知命名者出于何心意。光绪二十六年(1900),通俗性刊物《觉民日报》在拱埠诞生,未知二者之间是否有关联?且存一疑。
现今拱墅区大关小学、人民小学、舟山路小学均于觉民初等小学校有着深厚的渊源。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8月杭州市政府教育科编印的《中小学幼稚园一览表》所录,觉民初等小学校在此时已更名为大关小学,为全市20所市立完全小学之一。1937年又称大关国民学校,班级数3个,合计学生149人。1950年,复称大关小学。1954年靠三元钱起家,办起儿童乐队。1956年,乐队在市比赛中获一等奖。由此开启了大关小学以音乐艺术教育见长的国内著名小学的历程。1966年,大关小学一分为二,该年9月,民乐队移入拱宸桥横里马路新建成的校舍中,是为新校区,沿用大关小学之名。1967年秋,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的崇实初级小学(俗称民办福海里小学)并入新大关小学。原大关小学本部易名丽水路小学。1972年,新大关小学再一次一分为二,在莫干山路新建大关小学文艺分校——1977年9月,该分校单独建制,定名大关小学,定址莫干山路206号,沿用至今,现为杭州市大关小学教育集团本部。丽水路上的老大关小学,即原大关小学本部,则易名为人民小学。1977年,安宁桥小学并入人民小学。说起来,这安宁桥小学也是经历沐风栉雨之征程最终汇入“人民”队伍中的。20世纪30年代,王筱兰在拱埠新昌路创建了私立学校,即筱兰代用初级小学,1948年,迁址拱宸桥宁波路33号,后又搬到石灰桥,改称石灰桥小学。1956年,改称安宁桥小学,迁址拱宸桥安宁桥河下1号。1970年,河水木桥小学并入安宁桥小学。
简单来说,觉民初等小学堂,最初分成了两支,一支为大关小学,一支为丽水路小学。大关小学后来又分成了两支,一支新校区沿用大关小学之名,一支原本部校区改名人民小学。丽水路小学在1969年曾易名为大庆小学,1971年民办远征二小并入,1984年恢复丽水路小学之称,原校址在丽水路68号。2002年8月,并入杭州市舟山路小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