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发布 据市消保委消息,2019年全市共受理10892件消费投诉,共挽回经济损失9750万余元。哪些领域投诉多?大家消费的时候要避开哪些坑?看好啦! 受理投诉上万件,网购投诉比例高 依托“智慧315”系统,杭州市消保委全年共受理投诉10892件,其中,商品类投诉8386件,占比77%,服务类投诉2506件,占比23%。网购投诉7297件,占比67%;非网购投诉3595件,占比33%。 这些消费陷阱要避开! 1 预付式消费问题突出 商家制定“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如规定消费卡不挂失、不补办、不退钱、过期作废等,一旦消费者遗失消费卡、逾期消费或者需要中途停止消费,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商家服务打折,承诺不兑现。经营者往往以消费打折为诱饵使消费者购买预付卡,一旦购卡成功,消费者可能会面对诸如经营者擅自改变服务内容、提高商品价格、降低服务标准等问题、一些经营户用各种优惠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预付卡,消费者增多,人手却不足,设备投入少,服务质量下降。 预付消费“宽进严出”,退款退卡屡遭拒绝。商家通常利用优惠的价格和免费体验为诱饵,以较低条件吸引消费者办理预付卡。但办卡之后,消费者因居住地变动、消费卡遗失、过期等原因想退卡、补卡,经营者就会以各种理由拒绝。 频现商家转让“跑路”,预付卡变成废纸卡。 2 教育培训规范不足 虚假宣传。部分老师的师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没有具体的评判标准,教学质量无相关行政部门认定;无法履行“不过全退”的承诺。 签订服务合同条款含混模糊,规避经营者违约责任,擅自更改上课时间,任意延长开学时间,有的甚至与消费者签订五年甚至十年超长合同期,收费积极售后服务拖沓;实际培训情况与消费前承诺师资、培训效果差距大,教师更换频繁,导致学生学习没有连贯性,消费者维权难。 诱导办理贷款。诱导消费者办理金融贷款,签订阴阳合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