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机遇同在 个体户要加快创新 “黑天鹅”事件,往往会激发商户生存路径的深刻变革,此次也不例外。 供销渠道单一、后备资金不足……量大面广、更多处于生存型创业的个体户群体在疫情中暴露出粗放经营模式的积弊。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个体户黄鲜平涉足了一个新领域——直播。“生意越来越需要拼实力、拼多渠道运营。”黄鲜平说,受疫情影响,今年开张延后了半个月,但也给了她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尝试。 事实上,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历来与个体户的发展壮大相辅相成、相生相融。 改革开放初期,个私经济突破束缚、先行萌发,1979年到1982年,全省个体户数量从8091户发展到7.9万户;党的十五大以后,浙江个私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通知》,2001年,全省个体户数量达到172.7万户;党的十八大以后,经济发展迈向高质量,我省把市场主体提升发展作为建立经济发展内生增长机制的重要条件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在当下浙江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个体工商户呈现出不适应性的一面。”省经信厅中小企业与民营经济发展处处长应云进告诉记者。 他列举了一组数据: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与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比,浙江省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个体户户数虽然从218.1万增加到321.5万,第三产业占比却呈反向趋势——从86%下降至79%,从事行业则越来越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批零、制造、住宿与餐饮、居民服务和修理等其他服务,交通运输业大幅萎缩,信息产业增长不大,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户数5年间一直维持在0.8万。 “这说明,目前我省正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发展的阶段,产业层次偏低、适应能力不强的个体户呈现逐步出局的发展态势。”应云进认为,个体户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就业“蓄水池”的作用,但未来应该更好地把握当前“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机遇,这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变革不会一蹴而就,这将是一场有层次、分阶段的优胜劣汰。 “个体户的发展经常是‘换血’式的,新鲜血液会总结分析前者的经验教训。”池方岳认为,经过疫情的洗礼,那些生存下来的以及新增个体户会具备更强大的创新基因,这也将为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码。 “这次疫情,给他们带来创伤,也带来生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认为,这次疫情冲击,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体小声微的“小老板”需要在资金周转、店铺管理等环节上进行优化,在组织结构、业态模式上进行创新,而不能随波逐流。 这个不一样的春天,浙江个体户或将因此萌生新的活力和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