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杭州小吃地理
2022-06-17 10:13:51杭州网

粽子:为了祭祖宗、请菩萨、送客人,当然自己也吃

端午刚过,粽子余香袅袅。小时候,每年端午前夕,母亲从河边采来新鲜苇叶,包三种粽子:白米粽、蜜枣粽、赤豆粽,除此之外未闻其他。到了杭州,我发现人们不仅在端午节裹粽子,过年更是家家裹粽子。粽子的口味不仅有甜的,也有咸的,比如肉粽、蛋黄肉粽、栗子肉粽等等。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在我老家,裹粽子不需要另外用线。借助做针线用的小细锥,将苇叶穿过粽身,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杭州裹粽子需要另外用线包扎。

刘大白的二女儿刘缘子于1918年11月8日出生在杭州皮市巷。晚年时,她写了一篇名为《忆八十多年前我在绍兴度过的一个农历新年》的文章。文章写道:“一般中国人都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祭奠屈原投江。然而我们绍兴人却在农历年底也要包粽,因为粽子也是祭祖宗、请菩萨必备的供品之一。这种做供品的粽子特别讲究,不仅要包得大小一致,有棱有角,煮好后还得不松不散,有模有样。因而伯父家每年都会请邻家几位手艺高超的老婆婆来包……整整一个下午,老婆婆们手不停,嘴也不停,扯着闲话,哼着小调,几百粒形状各异的尖角粽,枕头粽……就在氤氳的蒸汽和袅袅的乡音里堆成了一座座小丘。然后,粽子被十个一串地穿好,标上是何种馅料的记号,再分批在大灶上煮上几个时辰,即大功告成。煮好的粽子一串串地挂在厨房横梁上架起的一根根竹竿上,可以吃上整整一个冬天呢!”

“(拜年的)客人临走前,主家不仅给晚辈压岁钱,还要给客人带来的男女佣人赏礼,除了红包之外,每人还送一串十个粽子和一束十条年糕。看到这些,我才恍然大悟到为何年前要包那么多的粽子,做那么多的年糕。”

读了刘缘子的这篇文章后我也恍然大悟,为什么杭州人过年要裹粽子。原来是为了祭祖宗、请菩萨、送客人,当然自己也吃。

为了写杭州的粽子,我找到了在杭州粽子界有一定名气的“阿胖粽”,主人阿胖,大名邵刚。解放前,邵刚的祖父母在延龄路上开了一家“延龄菜馆”,二楼雅座点菜,一楼大堂卖包子肉粽等大众点心,味美价廉,深得“踏儿哥”等劳动者的青睐。解放后公私合营,延龄菜馆归公,邵家得到了三个工人的名额。邵刚父亲其时年幼,大伯、二伯、大姑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员。

1998年,邵刚下岗了,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和奶奶一起吃饭时,奶奶提示他:你可以做粽子卖啊,我们家粽子蛮好的。邵刚茅塞顿开。奶奶逢年过节都包粽子,邵刚作为小辈经常打打下手。于是,他与老婆开始在望江门农贸市场卖起了自己做的粽子,生意很好。半年后河坊街招商,邵刚租了个店铺,注册了商标,在河坊街做起了粽子生意。到2003年“非典”时,“阿胖粽”已经成为杭州市做小粽子做得最大的一家,宾馆、茶楼、自助餐厅的小粽子多是他家出品的。

2006年下半年,邵刚在孩儿巷重新开店,稳扎稳打到今天。邵刚说,粽子要好吃,离不开三个原因:用料要足,调味要调得好,他用来调味的料酒是三年陈女儿红;再用传统的烧煮方法小火慢煮,煮一个通宵。

另外一家我吃过的“周萍粽子”,坐落在城隍牌楼巷巷口,也开了有18年了。老板姓周,老婆芳名朱萍。老周包的粽子一个至少半斤,比我的拳头还要大。他说自己每天只包二三百个粽子,再多就不包了,一是精力有限,二是需要保证粽子的质量。老朱包的肉粽里面有一大块瘦肉,一块肥肉,两块肉分开放。我买了一个中肉粽,拆开一吃,浓油赤酱,肉的分量足,一个就饱了。

吴山酥油饼:据说这名字还是苏东坡给取的

“老杭州”孙旭升在《老底子的杭州酥油饼》一文中写道:“幼年时候,我曾中随父母到吴山上游玩,在四景园喝茶之外,最爱的是那里的酥油饼。这饼亦即《儒林外史》中马二先生吃的蓑衣饼。据说这名字还是苏东坡给取的,他见此饼丝丝缕缕犹如蓑衣,故有此名。关于此饼,清丁立诚写过一首《城隍山说饼》的诗,其中有句:‘吴山楼头江湖景,品茶更食酥油饼。’”

稍晚于吴敬梓的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到了蓑衣饼的做法:“干面粉用冷水调,不可多揉,擀薄后,卷拢再擀薄了,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擀成薄饼,用猪油煎黄。”

朱自清在杭州教书时常与好友俞平伯、叶圣陶上吴山四景园喝茶,买酥油饼吃。后来他在《燕知草序》中称赞俞平伯的文章写得好,用吴山四景园的酥油饼作比方:“至于我的欢喜,倒颇难确说,用杭州的事打个比方吧:……像吴山四景园驰名的油酥饼——那饼是入口即化,不留渣的。”

时过境迁,吴山四景园和四景园的酥油饼都没有了。我在一篇名为《有眼不识吴山》的文章里读到了如下一段话:“她只可惜有美堂连廊旁,早些年卖的吴山酥油饼。每个老杭州经过这里时,总会提一嘴:那酥油饼啊,挪到山下,就再没有山上的味道了啊。”说的是吴山老底子茗香楼边上曾开出的一个窗口,专门卖吴山酥油饼。刚出炉的酥油饼要拿两三张纸垫着,中间撒上白糖,吃起来要从外边一圈圈吃进去。

现在河坊街上有一家卖杭式点心的店,有定胜糕、吴山酥油饼。每次走过,我都鼓不起勇气品尝吴山酥油饼——这个饼的形状看上去让我觉得吃起来有点棘手。从小到大,我吃油炸物的经验不可谓不丰富。除了油条、麻团(老杭州称为“洋糖糕”)、馓子、麻花、油馃子、油香、臭豆腐,也尝过日料店里的天妇罗,西式快餐店里的薯条和炸鸡。油炸的食物要想好吃,对制作的要求很高。要炸得脆美,入口没有负担。如果炸得死硬,入口就伤上颚,更不用提食道了。油炸的食物经常被视为垃圾食品,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在河坊街这家店买了一块吴山酥油饼,15元。我对老板建议:“你们可以做得小一点,售价再便宜一点。”老板说:“这个饼是可以带走的,不然我们就做得小一点了。”老板说给我一块“最脆的”。我吃了两三口,还是觉得炸得太硬了,“脆”和“硬”不是一回事。

这次吃吴山酥油饼的经验虽然失败,但毕竟让我明白了它的本质更类似于“寒具”一类,古代寒食节不开火时的主食,如馓子、麻花。它不像洋糖糕或天妇罗那样,最好是刚炸出来就吃,冷透了就风味全无。它经得住保存。作为杭州老点心,我希望吴山酥油饼搬下吴山后仍然应该比我吃到的更好吃。我希望将来能品尝到朱自清先生笔下“入口即化”“不留渣”的吴山酥油饼。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阿伦特    编辑:郑海云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这场圆桌会专为钱塘校企合作而开 开启民企
近百种淳味走进杭城推介为共同富裕赋能
5大板块、超250幢楼宇 上城向企业抛出
更新灭火器、消防培训、应急演练……西湖区
奥运冠军朱启南打响第一枪 杭州又有一个场
男男女女齐上阵 刚露头的“火魔”就被团灭
建德89岁老父亲在家发火砸窗 真相令人落
女子十足掉进水道 因嫌自己臭而拒绝救援
花钱买气受?“超长预售”四大问题曝光
广西北海一艘货船遇险沉没 船上12人安全

杭州影像


荷花盛开 游人如织...

地铁19号线今年建...

杭州天气越来越闷热...

“2022文旅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