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慢读杭州
 
 
唐人时代
2020-01-17 09:41:24杭州网

《唐人时代:一部富有烟火气息的唐代生活史》师永涛/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

今天,当我们回望唐朝的时候,会愕然发现,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帝国,留余世上的实物,除了帝陵和博物馆的文物,仅有几处寺庙、佛窟、摩崖、经幢和郁郁葱葱的千年古树而已。

在这个中国人最愿意穿越回去的朝代里,唐代闪烁着精细的光芒。

1,

清晨的纽约街头,奥黛丽·赫本边吃着早餐,边以艳羡的目光,看着橱窗后精致的蒂凡尼珠宝……这正是著名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的开场。 作为20世纪最知名的城市,纽约的物质与精神的富足,令人着迷。

1931年5月詹姆斯·亚当斯完成《美国史诗》一书。亚当斯在里面提出了非常著名的“美梦”: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身的能力和成就,都能有机会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

如果时空轮转,公元7—9世纪的唐代,一点也不比20世纪的美国差,当时无数的商人、僧侣、留学生和移民不远万里来到堪比纽约的长安,追逐自己的“唐朝梦”。其中堪称“胡商逆袭”的是一个来自撒马尔罕康国的商人康谦。《旧唐书》记载,作为胡商的康谦非常善于经营,到了天宝年间,他的资产以亿万计,成了长安有名的顶级富豪。曾经担任过度支员外郎、非常善于理财的杨国忠担任宰相的时候,授予康谦安南都护的职位。安南都护府是唐朝的六个都护府之一, 管辖交州地区,安南都护是封疆大吏。日本的遣唐使晁衡(阿倍仲麻吕)就做过安南都护。唐肃宗李亨至德初年,康谦成了唐代外交部的部长——鸿胪寺主官鸿胪卿,站在了人生巅峰。

康谦只是唐代追逐“唐朝梦”的移民的一个缩影。有唐一代,大量的胡人、新罗和日本留学生在唐帝国担任官职,不少人最后成为唐朝的高级官员,如著名的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等人。金庸1994年在北京大学授予他名誉教授的仪式上有一个演讲,其中讲到,据他的考证,唐史中记载的唐朝宰相至少有23人是胡人。

与此同时,亚洲各地的财富、珍禽异兽、珠宝和奴隶也经由陆路和海路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大唐的土地上。唐代的大文豪韩愈在《送郑尚书序》中就曾经描述过唐代的外来贸易之昌盛:“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数。”在长安的坊市上,或许也会有农家少女如电影里的赫本一样,流连忘返于异域来的珠宝坊,渴望过上流社会的生活。

2,

唐太宗贞观初年,林邑国(今越南中部)国王范头黎遣使节为李世民献上了一颗火珠。这颗火珠大如鸡蛋,圆白皎洁,能够光照数尺,形状和水晶一样,如果正午的时候对着太阳,折射的光线能够点燃艾香。据说此珠是林邑人从罗刹国(今锡兰岛)弄来的。罗刹国的人,红头发,黑皮肤,齿如兽牙,手似鹰爪。

这种火珠也叫“火齐珠”,在汉代火齐珠则被称为“玫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买椟还珠”的故事,原文对那个非常漂亮的匣子的描写是:“为木兰之柜,熏桂椒之椟,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玫瑰,是一种装饰的宝石。沈括《梦溪笔谈》记载他在湖北得了块玉琥,酣酣如醉肌,据说就是玫瑰。但是在唐代,“玫瑰”一词已经指代作为花卉的玫瑰,成了花卉名称中少见的没有草木部首,而是以玉为部首的命名。

火珠只是唐代外来物品中的一种,有一种叫“瑟瑟”的珠宝,在唐代极其珍贵。《新唐书·吐蕃列传》曾经说,吐蕃人胳膊上戴着精美的臂环以辨贵贱,“最上瑟瑟,金次之,金涂银又次之,银次之, 最下至铜止。”唐玄宗天宝九载(公元750年),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率军讨伐石国,攻破其国之后,战利品里就有大块瑟瑟十余石。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经见过瑟瑟,他的名句“半江瑟瑟半江红”“枫叶荻花秋瑟瑟”其实并不是讲萧瑟,而是讲江水的碧绿。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就说过:“瑟瑟,珍宝名,其色碧,故以瑟影指‘碧’字。”瑟瑟因为颜色碧青,在唐代一度成为青山倒映下江水的代名词。

今天很多人认为瑟瑟是天青石,其实不对,天青石是一种结晶,主要用于制造碳酸锶,今天江苏溧水的天青石矿床就是亚洲最大的锶矿产地,而瑟瑟作为一种外来的珠宝,在中国是没有的。瑟瑟是珠宝中的青金石(Lapis-Lazuli),出产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一代,颜色与天空颜色相近, 细看如同星辉在夜空中散落,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钊在《石雅》一书中写道:“青金石色相如天,或复金屑散乱,光辉灿灿,若众星之丽于天也。”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有人认为佛家七宝之一的吠琉璃就是青金石。

3,

在唐代,被称为“金刚石”的钻石也来到了中国。贞观年间,从印度来了个婆罗门僧人,说自己有一颗佛齿,至坚至硬,所击之处,无物可挡。于是很多人赶来看热闹。当时,唐初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正卧病在床,就叫自己的儿子来说:“这个东西叫金刚石,坚硬无比,外物是不能损伤的。但羚羊角能破金刚石,你去试试。”他儿子就拿着一个羚羊角击打佛齿,结果佛齿“应手而碎”,看热闹的人也就一哄而散。钻石在天然矿物中是人类已知的最坚硬的物质,中国人经常说的“金刚钻”就是钻石做的钻头。今天我们仍然用它做精密硬质切割工具的钻头,但这取的是钻石的硬度。反过来,钻石脆性也相当高,用力碰撞就会碎裂。

唐文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据说在海东南三万里的大轸国向唐帝国进贡了重明枕、神锦衾、碧麦、紫米。当时皇帝觉得奇怪,第二天就拿出来给术士白元佐和李元戢看。其中的紫米有些像胡麻,一升米可以做出十升饭,食用之后可以令人须发又密又黑,青春长驻,颜色不老。

这些唐人夸大的事物在今天看起来会觉得非常可笑,但对于唐代的人来说,新奇的外来物品引发了他们无穷的幻想,让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想象力,就如同法国文豪普鲁斯特在其名著《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第一卷《贡布雷》中所说:“它(往事)藏在脑海之外,非智力所能及;它隐蔽在某件我们意想不到的物体之中。而那件东西我们在死亡之前能否遇到,则全凭偶然,说不定我们到死都碰不到。”

和我们今天热衷于澳洲龙虾、智利车厘子、挪威三文鱼一样,一些外来的物品改变了唐代人的生活方式,《旧唐书》就说过,在唐代,贵族以吃外来的食品为时髦:“贵人御馔, 尽供胡食。”唐代的胡食品种很多,据唐代疏勒国僧侣慧琳《一切经音义》中说:“胡食者,即饆饠(bì luó)、烧饼、胡饼、搭纳等。”饆饠,也被称为“毕罗”,是一种用面包裹馅的饼,需要用油炸。一般的馅是用羊肉,但吃货们总是会创新,唐人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记载了一种拿蟹肉和蟹黄做的毕罗,美味异常:“赤母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黄饆饠,珍美可尚。”

唐末的书画家、官员刘崇龟喜欢自我标榜清俭,同僚经常暗地里议论他。他有一次招待同僚吃苦荬毕罗。苦荬就是今天我们乡间仍然吃的野菜苦荬菜,长得像小野菊,味道清苦。同僚本来就知道刘崇龟矫情,于是悄悄问他的小厮说:“刘仆射早餐吃的是啥?”小厮说:“吃的泼生。”泼生就是泼生面,类似于今天陕西的油泼面。嗯,你自己吃油泼面,请我们吃苦菜饼,你真行,于是朝中很多大臣听到这个笑话都在偷着笑。

我们今天经常说的“喽啰”一词,就和毕罗有关系。天宝年间,由于当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落魄举子经常在酒楼吃毕罗,被人称为“楼罗”,这词后来演变为“喽啰”,变成了专指小跟班的贬义词,谁能想到这词竟源自一种唐代胡食。

4,

我们今天常吃的蔬菜很多都是来自西域,而且唐代人也已经开始食用。因为阿拉伯帝国入侵,避难于唐帝国的波斯人带来了“波斯草”,也叫波棱,今天我们称之为菠菜。胡人带来的蔬菜还有胡芹,也就是芹菜,魏征就特别喜欢吃醋腌芹菜。而大蒜被唐人称之为“葫”,唐代道世编写的《法苑珠林》中认为大蒜“臭秽不净,能障圣道”。因此,唐代的和尚是不吃大蒜的。香菜,唐人称为“胡荽”,现在很多地方的方言还把香菜叫芫荽或盐荽。胡瓜到了唐代开始被称为黄瓜,而且已经成了一种家常菜,《全唐诗》卷五——张祜《读曲歌五首》就写道:“郎去摘黄瓜,郎来收赤枣。”茄子又名昆仑瓜或“伽子”,原产印度,孟诜《食疗本草》称其为落苏,唐朝时也已成为唐人的日常蔬菜,《酉阳杂俎》卷一九说:“茄子熟者,食之厚肠胃……僧人多炙之,甚美。”唐代寺院拿茄子做斋食,可能是因为这种蔬菜是由印度东传来的原因。

胡人还带来了一些中国没有的动物。2018年2月,考古人员对唐代宗李豫元陵的神道石刻及下宫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和清理,新出土了石刻27件,其中有一件鸵鸟石刻。

据《旧唐书》记载,永徽元年“吐火罗人遣使献大鸟如驼,食铜铁,上遣献于昭陵”。《新唐书》记载了鸵鸟的样子:“高七尺,色黑,足类橐驼(骆驼),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噉铁,俗称鸵鸟。”鸵鸟可以奔跑载人载物,据说它的鸟粪还是药物,对于误吞金属类可具溶化之效,《本草纲目》在“鸵鸟屎”一条下就说:“误吞铜钱、砂石入腹,水化服之,即消。”唐人把鸵鸟视为很神奇的动物。唐代的皇帝陵墓,目前所知的包括唐太宗、高宗、代宗与睿宗的墓前至今还站立着鸵鸟的石雕。

进贡鸵鸟的吐火罗国,是一个后世看来异常神秘的中亚王国,在今天的阿富汗北部。1890年一位英国军官鲍威尔在新疆库车发现了吐火罗文的桦树皮文本,此后20年间,普鲁士、法兰西、俄罗斯等国的探险队在库车与吐鲁番附近不断发现写有吐火罗文的残卷与木简,使得柏林与巴黎成为世界上藏有吐火罗文文本最丰富的城市。唐肃宗乾元初年(公元758—760年),吐火罗人曾发兵与西域八国组成援兵东进中原,帮助唐军打击粟特人的安史乱军,吐火罗军当时被编在朔方军之下。13世纪后,吐火罗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师永涛    编辑:郑海云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秦巴明珠 瑰...
“无忧西湖”...
期盼了8年的...
第二届纽约花...
西湖区举行2...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新春走基层# 被公安厅长点赞的派出所
#新春走基层#知名书法家火车站里送“福”
来自杭州的“阳光教室”照进恩施州天明希望
一起高科技窃密现形记
国内首例!浙大“黑科技”让七旬高位瘫痪患
为了一起回老家过年,他竟干了这事!交警都
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得主石丹
西宁地陷事故发生燃爆原因查明:公交坠坑时
孙文斌死刑
小官巨贪!内蒙古处级官员受贿1.25亿一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第28届金鸡百花电...

杭城少年们的音乐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