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于2018年6月初在814路公交车上试点普通话、杭州话、英语三语报站,随后引发争议。有人认为 “民生无小事”、 “体现了文化自信”,也有人认为 “公交报站违法驳理”、“地域歧视”。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客观的数据支持、理性的科学分析、实践的最终检验。正如马克思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告诉我们:认识分为两个阶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方言报站背后的科学道理吧。
一、合法合规性分析
1、方言报站符合《宪法》。 2017年1月,国内非常知名和权威的双核心期刊《中国政法大学学报》刊登文章《地域方言权: 从习惯权利到宪法权利》,论证了方言符合宪法。 2、《通用语言文字法》承认地方方言权
2017年下半年,另一篇论文直接证明了这一点。 3、方言报站符合法规精神
2017年1月,中央两办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公交车上的方言报站,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方言文化的作用。 4、《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网报道方言报站
2017年清明节,盐城市大丰区的公交车用吴语、江淮话双方言报站,受到报道。 5、谁说“语同音”就不要方言了?
有人认为,《人民日报》2018年5月14日最新发文<汉语拼音一甲子>中表述是 “语同音……是千年梦想”,公共交通就更不能有方言报站了。 面对这种观点,我们不妨首先回看《人民日报》原文,其中肯定了汉语拼音的功绩,但没有一个字讲到不能用方言。事实上,我们刚刚已经谈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网2017年报道了盐城双方言报站。 并且: (1)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就阐明:“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是不是要禁止或者消灭方言?自然不是的。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推广普通话,要区别老年和青年,要区别全国性活动和地方性活动,要区别今天和明天,不能一概而论。相反地,只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2)在2017年1月,中央两办又发布了文件,要“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课第三节<四方异声>中写道:普通话“与方言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而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普通话“是一种最具影响力和模范作用的权威方言”。 到此,问题很清楚了——“不能用方言报站”纯属个别人士的主观错误认知,而不是《人民日报》的观点。
二、合理合情性分析 1、方言报站是对人类遗传特性、当地自然环境、当地人文环境的适应 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语言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其物质基础包括但不限于大脑神经区。生物医学特征又普遍受到遗传学规律决定、环境因素影响。多样的语言,是对自然规律和人文规律的适应。(鉴于此处内容深奥,不再深入探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脑科学、语言科学的典籍) 2、方言帮助外来流动人口安居乐业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论文《中国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方言掌握水平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原文节选如图)。公交车上的方言,给流动人口听懂当地方言,提供了新的接触机会。 《中国人口科学》 2016年刊登文章《方言技能与流动人口的创业选择》,也证明,方言会显著影响流动人口在当地的创业选择(如图)。流动人口通过方言报站,可以听懂一些地名。这,对于保障流动人口创业的好处,是有科学依据的。
3、中国方言先于外语,有毛病吗?
杭州公交车上,已经有普通话和英语报站了。英语作为外国语都可以出现,杭州话地位再低也是中国语言,更有理由出现。 还有人认为,“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超过70%,没有必要为了剩下30%的人专门开方言报站”。然而,鉴于普通话“与方言是兄弟姐妹的关系而非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就算100%都会讲普通话,增加方言报站有何不可?况且,剩下30%的人口数量是大约4亿人(教育部2016年数据)。 4、三语报站符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21世纪语言需求的展望
2014年6月5日至6日,联合国官员在苏州举行的世界语言大会上,重申了多语环境的意义(原文节选如图)。杭州话帮助生活在杭州老城区的人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 三、总结与讨论
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从法律文件到教材课文,再从社会和谐到经济发展,方言报站都是合法合规、合理合情的。 值得强调的是:上文中,科学研究显示,方言不仅对常住居民有好处,对流动人口也有好处——方言是用来“留外”而不是“排外”的。 我们期待杭州话报站质量能够越来越好,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杭州老城区常住人口、流动人群的共同称赞! 延伸阅读: 熬烧熬烧814来的嘞!公交车报站名用上了杭州话 公交车上要不要增加杭州话报站? 网友争论很热烈 杭州网专栏:杭州话,息息相关的杭州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