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朋友来送书,说搬家弃之可惜,好在我久不打牌,奥运会也早已结束,“书”就“书”吧,孔夫子搬家尽是“输”。 后来又一时兴起到了博库书城,见到新上了一批写杭州的书,大约是赶潮头而出来的,因为没有细读也无资格评说。在我看来,好书已十分难觅了,因码字而成为案头必备的,或是放在枕边而能温故知新的,除了文史资料外,比较认真、有点见解、尚带细节的,是少之又少。像美国佬拍抗战时杭州的照片,已呈天下网站一大抄之势,但那些人在抄的时候从不注明,从不说这些照片来自一本英文版的《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的书。我有幸在书店淘到此书,正如中了大奖一样。只可惜能做好的太少太少了,究其原因,一是佳作很少重印,都喜重起炉灶;二是又急煞呼拉,往往做成夹生饭;三是往往是团队作业,很少有个人风格的;四是成年人中看书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了。 写杭州的书,最厉害的就是钟毓龙之《说杭州》,我购于1983年,定价1.44元,这是案头必备的。记得1984年和1988年两届奥运会,杭州体操运动员楼云各夺一金,跳马之金牌,尤其是1988年,史家称兵败汉城,体操王子李宁跌落凡尘,唯楼云一个跟斗还上青天。当时,我同学在写他的报告文学,我便透露一细节,说楼云小时候是住楚妃巷的,那此巷有何传说呢?我便从钟先生的《说杭州》一书中抄得一段送给他。巧也真是巧,二十多年过去了,去年偶然路过此巷,好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楚妃,竟然勾起不少回忆。巷口有一面店,网上颇有名,便坐下来吃了一碗腰花面。那与其说在怀想腰很细的楚妃,不如说是在致敬钟先生。钟先生做过杭州宗文中学的校长,写此书时正是抗战时期,他率宗文师生避难于温州雁荡山,“归还不得,因记述杭州风物,以寄乡思。”这是他后人说的。 杭四中的陆鉴三老师亦编过西湖笔记类图书,拟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至今仍是最好的版本。陆老师的徒弟刘晓伟,早年喜拿个相机拍杭州的小街小巷和老井,后来写成《杭州老街巷地图》一书,现在网上搜得到的杭州老街巷的不少文字,其实都出自他之手。前面说到钟校长和陆老师,其实稍微看点书的都知道,当年杭州有一些中学老师蛮有文才的,比如杭一中的曹文趣、应守岩老师。上半年,张抗抗文学馆在杭高开馆,应守岩就捧了一叠自己的书来祝贺,所谓名师出高徒大概就是这种情形。再说远一点,李叔同、鲁迅、夏丏尊、朱自清、俞平伯当年不都是中学老师吗? 延伸阅读: 一本70年前的《西湖倩景》及其他 今天我们为什么读民国? 《读白》:寻找杭州起飞的原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