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第一封信从官巷口邮局寄出 邮递员现在开邮筒就像开百宝箱 书信的传递需要媒介,杭州的这个媒介最早设在中山中路的官巷口。据《民国杭州历史遗存》资料显示,官巷口邮局是我国最早的邮局之一。1895年,杭州城内就已经建立了一个官办的寄信局——杭州府送信官局,该局的服务项目有:寄送信件、新闻纸、刊物等,这标志着杭州邮政正式问世。1911年到192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大清邮政总局(民国后更名为浙江邮务管理局),局址就一直设立在此。可见,杭州的第一封信就是从官巷口发出的。而杭州最早的邮筒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设立的,当时的管理部门叫中华邮政,邮筒外表是水泥浇筑的,内里是钢筋的。新中国成立后一共保留下三个,一个在现在的梅灵隧道口,一个在采荷小区,还有一个在老南星桥火车站的门口。不过现在这三个邮筒都已经拆除了,保存在丽水博物馆里。 虽说如今,写信的人越来越少,但杭州街头仍有不少邮筒。根据城南投递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杭州邮筒数量在232个左右。而杭州的邮筒数量巅峰,则是500多个。 城南投递组的刘凯,做邮递员已经13年了,见证了书信时代的繁华和没落。“以前信件多的时候,我一个人要收37个邮筒的信件,满满两袋子信件,现在我只需负责开18个邮筒,邮筒内的信件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像以前信件塞满邮筒的情况几乎见不到了。”据刘凯透露,大约从2010年开始,信件开始慢慢减少,如今邮筒的开箱时间也从早上8点推迟到了9点,有时候连开好几个邮筒,都见不着一封信的影子,“现在开邮筒就跟开百宝箱似的,看到信件就很惊喜。” 不仅是刘凯,每个开箱员几乎都有相同的感受。根据城南投递组提供的信息,上个月通过邮筒他们一共收到7000多封信件,平均每天200多封。辖区内共有邮筒18个,平均每个邮筒每天只能收到信件10多封。而这其中明信片、贺卡、单位通知等信函占大多数,写家信的其实已经少得可怜了。 城南投递部经理谢波说,随着电子科技以及通信工具的发展,写信的人群越来越少,传统邮筒的使用率确实不高,“但邮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的邮政设施之一。因此,虽然使用率不高,却依然是城市建设的刚需。” 既然邮筒使用率越来越低,那是否能加入新鲜的创意,让邮筒发挥其他功能性呢?对此谢经理认为不太可能,邮筒承载了为市民传达信息的使命,这点最重要。如果改成别的功能,年纪大的市民肯定不同意。 推荐阅读: 施工占道开车很难受?文一路地下通道年底完工 台风玛莉亚今日来袭 严防大风、短时强降水 车子越来越差 共享单车免押金模式还能撑多久 2018浙江高考录取已正式启动 国人最爱的泰国没那么美 它是全球最危险旅游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