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这里是沈括的故乡!从良渚“沈括小学”说起
2020-09-08 14:15:18杭州网

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是中国古代科学家沈括的故乡,但是“沈括”这张名片,我们一直以来,并没有充分地利用。

不过,这一局面终于有了改观。刚刚建成的良渚小洋坝小学,最近被余杭区教育局改命名为“沈括小学”,让沈括这位历史文化名人,进入现代人的视野。

提议做这件事的人,是余杭区教育局原局长沈洪相先生,他现在是余杭区政协副主席。我想他一定是一位熟悉沈括,并深谙教育之道的人。别以为这只是简单地改个名字,蕴含了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使命,对良渚文化建设的情怀。

沈括小学标识

沈括是宋代科学家,他的很多创造性的发现,在当时都领先世界。他撰写的《梦溪笔谈》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诸多内容,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写过一本《中国古代科技史》。他考察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梦溪笔谈》是整部中国科技史的坐标,沈括是中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

请注意,是“最卓越的”科学家,没有之一。我对这样的评价,非常认同。

那么,沈括这样的科学家又是怎么诞生的呢?这就不能不提孩子的教育了。

考察沈括的成长,我们发现,他获得的最好教育,就是母亲对于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和开发。

每个孩子都一样,他们来到这个社会,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感到新鲜,都很好奇,都有了解的兴趣。这是教育的最好时期。

我还是讲几个沈括小时候的故事吧!

故事一

沈括小的时候,非常好奇一件事,为什么天上的大鸟会去深水捕鱼?而且把捕上来的鱼,从嘴巴里吐出来给渔夫,有时候,一吐就有好几条。

这样的画面估计今天的孩子在电视里都见过,但是,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吗?沈括问母亲,母亲就叫他自己寻找答案。

有一年,沈括随父亲来到四川,发现蜀人临水而居,皆养鸬鹚,绳索其颈。他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大鸟捕鱼是天性,鱼是它的食物来源。只所以自己不吃,吐给渔夫,是因为脖子被系,咽不下去。

后来,他就把自己小时候的这个观察,记录在《梦溪笔谈》里。

故事二

沈括小时候,读白居易的诗,读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非常纳闷。桃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四月,其他花都谢了,山寺的桃花为什么始盛开?他问妈妈,会不会搞错了?母亲就说,“你何不自己上山观察一下呀?”沈括就真的跑到山上,果然发现,山下的花都凋谢了,这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故事三

《梦溪笔谈》还记录了沈括自己小时候的另一个故事。说他大概十岁的时候,看到一条大鳄鱼,就像船一样大。

他就非常好奇,这么大的鱼,人是怎么钓到的?又是怎么弄上岸的?他就非要去潮州看看。

那时候他在福建。一个十岁的孩子,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看鱼,今天的母亲会怎么样?反正沈括的母亲,就带他去看。

到了现场,沈括才知道,当地人用猪做诱饵,捕猎鳄鱼。他们用钩子一头钩住猪,另一头系在竹筏上,漂行于水中。当鳄鱼来吃猪时,趁机将它抓获。

不到现场看,还真的想象不出来。

故事四

沈括读书的时候,发现有一种叫“钩吻”的草药可以治病。同时,他又听说,福建当地人,吃了这个药很快就死了,是毒药。

那么,“钩吻”到底是什么东西呢?为什么有的人说它有毒,有的人又说能治病呢?沈括就非常好奇。

他向母亲提出来,要在家里的院子里,种点“钩吻”观察一下。母亲就答应了。

后来沈括就真的把这个“钩吻”种在家里。经过观察、毒性实验,发现“钩吻”还真的有毒。后来他在《梦溪笔谈》里,特意记录了这个实验。告诉大家,使用这个东西,千万要小心。

一个小小儿童,居然把剧毒植物种在家里,还要做实验,放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沈括的母亲,却能同意。

她并非不清楚这个过程可能面临的风险,但她把保护儿子的好奇心看得更重要。

从这四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沈括母亲对于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那就是精心呵护好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观察世界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的培养,开启了沈括智慧的大脑,让他具备了异于常人的思维方式。

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我们今天的家长能不能做到呢?很难!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很多家长对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没有足够认识,他们看中的是学校里书本的知识,是成绩多少,班级排名多少。家长没有时间和耐心关注孩子书本以外的好奇心,感觉这在浪费时间。不经意间,就把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忽略了。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都丧失了,哪来的创造力?

第二,把教育功利化。哪个热门,让孩子学哪个,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你做没有兴趣的事,你能收获什么?

第三,按自己对社会的理解去塑造孩子,而不是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识世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对孩子的开发局限于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牺牲了孩子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

这样的教育其实是非常可怕的,但我们浑然不知。这种以牺牲孩子天性搞出来的教育,或许能换来短期一点点学习成绩的提高,但真是得不偿失。

本文作者与沈括小学第一任校长郎卫国在一起聊沈括。

我想,沈先生提议命名“沈括小学”,一定对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非常忧虑,他有这样的愿望,就是让我们的教育,能回归和关注孩子的天性,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而不单单是填鸭式的书本教育。

如果这所学校能做到这一点,并将这一点做成本校的特色,那就是对“沈括小学”的最好诠释,也是对这个社会的最大贡献。

我百度了一下,感觉以沈括命名的学校,当下中国还仅有良渚一地,非常有创意。期待他们能为中国的教育,创出一条新路。

来源:微信号“凌洁漫谈”    作者:凌洁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上市!浙江人钟
杭州这个小区一业主养蜂后,有人家里金鱼死
限价22000元/m² 联发拿下富春宅地
杭州八旬大爷120万被老友女儿轻松干掉!
挺身施救!高铁上桐庐这四名医者不约而同从
国庆中秋喜相逢 8天长假足够穿越大半个中
传承戏剧文化需壮大年轻队伍 茅威涛“芥子
印度老人感染新冠病毒 被4个儿子扔在井边
判了!全国罕见!
四川发生命案:夫妻在家中双亡 疑为丈夫纵

杭州影像


杭州地铁6号线线路...

6号线电客车首次亮...

杭州马路边很多的这...

迎亚运“绿水青山大...
考察沈括的成长,我们发现,他获得的最好教育,就是母亲对于孩子“好奇心”的保护和开发。我想,沈先生提议命名“沈括小学”,一定对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非常忧虑,他有这样的愿望,就是让我们的教育,能回归和关注孩子的天性,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满足他们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从这四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沈括母亲对于培养孩子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