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微观杭州
 
 
​三墩,时光里的荡漾(上)
2020-03-06 10:38:35杭州网

“三墩”的得名,来自流水环绕的三只毗邻的大土墩。三墩古名“兰里”,兰里的得名,因荀子曾来此读书植兰。三墩与兰里,前者的气质中有着下里巴人的质朴,后者的气质里有着阳春白雪的清雅,两种气质的中和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的气质,外俗内雅,低调精致,又世俗又浪漫,又热闹又恬静,又刚强又温柔,又直白又婉约……,临水而居,粉墙黛瓦、花木成荫、多船多桥、物阜民丰的小镇的旧影子,在静水流深的岁月长河中,在记忆的柔波里,轻轻地荡漾。

一、流水它带来光阴的故事

2019年6月中,兰里文化园景区。在坐摇橹船游览了一段与西溪湿地风光相像的河港之后,一辆电瓶车在午后的艳阳下七拐八拐,穿过车流如织的绕城高速下方的一只涵洞,把我们送到景区外一个游客不至的僻静之地。电瓶车停下的地方,是一间写着“拆”字的废旧工厂。打开门,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各种各样的“旧东西”堆积如山的仓库。走进这个拥挤局促、光线幽暗的仓库,在如小河般蜿蜒、狭细的过道上次第观瞻这些在历次拆迁中抢救下来的牛腿雀替、桌椅板凳、箱子橱柜、织机洋车、锄头铁钯、船桨渔具、猪槽石臼、木盆水桶、茶壶水杯、戏装绣服、瓶瓶罐罐、算盘、铜锁、墨斗、捣药臼、油纸伞、鸡毛掸、印糕板、化妆盒、老花镜、小人书、纸烟盒、老票据、收音机、留声机等不同年代的旧物,立在形形色色的旧物的中间,触摸落满灰尘的旧物的余温,听着它们默默无言的倾诉,仿佛走在一座座岁月斑驳的桥上,走着走着,就走进了这一座弥漫着乡愁的水乡小镇。

三墩,在杭城西北。南邻蒋村商住区,东接拱墅区祥符镇,西北与余杭区良渚、仓前等乡镇接壤。地形处于山地低丘向平原过渡的低洼地带。滚滚东来的天目之水流经西溪后折北流入三墩,流到文星桥与武星桥的联结处交汇、回流,经东蒋湾向北,再西去官塘河,由陆板桥至大关入运河。其境内支流密布、河港纵横、塘湖互串,港汊相连,是一片风光旖旎的水网平原。

因水而灵动秀美的三墩,历来是一片物产丰饶的沃野,素有“鱼米之乡、瓜果之地,丝绸之府”的美誉。考察三墩的地缘地貌,与清代地理专著《南漳子》中描画的“河渚”高度吻合。家住蒋村,自称“河渚人”的沈晴川在为其好友孙晴川所著的《南漳子》一书作序时云:“河渚在西溪之北,古之南漳湖。当天目万山下流之冲,潴为巨泽,蛟蜃之所出没。逮东汉灵帝熹平元年,余杭令陈公浑开南上、下湖,以蓄淫潦,捍之以横塘,泄之以斗门。水之来也,势缓而力分,南漳湖之受水亦益少,水渐杀,土渐出,伏而为滩,突而为洲。民乃得依之居,河渚自此名焉。遥想古时的西溪河渚,那墩、那渚,那沼泽,那半岛,那芦花摇曳的河荡,不免爱上那一条遍洒珠玉的风情万种的河流,不免想起诗经里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河流是流在大地上的诗,人是在诗中游泳的鱼。

咀嚼“三墩”的名字,你会变成一头牛。反刍三墩三个时辰的结果,是你变成了一头泡在水里的大水牛。三墩,三头悠悠泡澡的“大水牛”,前面一头是“风雅”的文星墩、中间一头是“繁华”的灯彩墩,后面一头是“清寂”的水月墩,周围是无尽的河、港、湾、兜、荡、漾、潭。首尾相连的三头“大水牛”的周围,其实还有许多露着背脊的“小水牛”,那是一座座绿水环绕的小村庄,还有一小墩一小墩的碧绿的桑园、稻田……

三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在这片美丽的河渚上,诞生过光辉灿烂的“良渚文明”。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前,良渚人就率先进入了犁耕稻作时代,并建立了以玉器为载体的礼制社会,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自此,杭州有了西湖、大运河和良渚三大世界级的自然与文化遗产。良渚文化遗址受到全世界的瞩目,身为杭州人,理应感到无比自豪。良渚与三墩,同在一片“河渚”上,相距只有区区九公里,舟楫往来极为便利。早期健壮的先民乘独木舟,半天之内就能打一个来回。一些专家和民间人士认为,在良渚文化时期,处于良渚城外围的三墩,同样拥有了较为发达的文明。

三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有1500年,从战国时期的教育家荀子来三墩读书植兰开始。荀子以后,有唐朝名将尉迟恭来此驻军,疏浚五里塘河、架设杉木浮桥。再往后,经过历代来墩上集聚的先民如燕子衔泥筑巢般的建设,渐渐形成了以农桑渔牧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为主业,风光旖旎、物产丰富、集镇兴旺、民风淳厚的水乡集镇。成为老三墩人心中念念不忘的那个“墩上花木丛生,墩下河水相连,河上石桥相接,居住四季宜人”的永恒的精神故乡。 

小镇小归小,但自古繁华。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之前,三墩就已是杭州城外一个重要的商埠。来自浙东、浙西的各类山货、商品都在宦塘河沿岸交流集散。余杭县交通志记载:三墩至祥符桥水系称为下塘河,古称运粮河,后来称宦塘河。 “水盈可胜三百斛以上之舟,旱涸亦可胜百斛舟”,明清以降,更是持续兴盛,一片太平繁华景象:河埠头停满运满货物的船只,街岸上门店鳞次栉比,到民国抗战时期,集镇的繁荣到达了巅峰。

1941年的三墩,在杭州主城区已沦陷日军统治之下后,尽管在名义上也由日军通过伪维持会掌控,但那位维持会长却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兼之三墩地处偏僻,成了一个事实上的三不管地带,是最理想不过的商贸集散地,一时人称“小上海”。

▼延伸阅读▼

赠诗以别 一首长诗 一位七旬门卫大伯 一群依依不舍的老师 一座最美的校园

许志华:老边的铜口哨角色

这所小学的诗歌创作 还真是体育老师教的

↓ 见 下 页 ↓

二、河埠头的风景

在光线幽暗的老物件仓库中,堆叠着数百只结实的大木水桶。从外表上看,这些木桶的形状一样,木板的用料一样,木板的厚薄一样,木桶桶腰上都箍着一个铁箍,桶上部都有两只竖立的“耳朵”,两只耳朵间都架着一根粗大的弧形提梁。初看起来,每一只水桶似乎一模一样。

但桶与桶之间却有明显的不同,不同点就在那根放扁担挂钩的提梁上。你若仔细看就会发现,有些提梁中心点的下侧有一个倒U形的孔槽,孔槽略大于钩子的宽度;有些提梁中心点下侧已切出一只等腰直角,这是比较符合力学原理的,钩子卡入角尖后就不易松动;有些提梁下侧是一只圆弧,好处是便于调整两只水桶的远近和挑姿;还有一只水桶提梁两端各绑着一根粗铁丝,是为了防止挂钩滑出界,引起水桶晃荡。

“同”与“不同”的木水桶使我想到一个个力气有大有小、肩上的担子有轻有重的挑水人。比如酒楼伙计、酱园伙计、豆腐店老板、打铁师傅、茶馆学徒;比如壮年男人、中年妇女、老大伯、小媳妇和肩膀稚嫩的孩子。

“同”与“不同”的大木桶,复原了每一个水光荡漾的小镇的旧日子,每一户过着寻常日子的人家;使我听到一声声门开的吱呀,使我走上每一条通往河埠头去的石板路、坑坑洼洼的泥路;使我经过石桥,经过一片鸟鸣和人语,来到清晨的河埠头;使我成为其中一个来到水边打水的人;使我像谦卑的空水桶弯身舀取流动的活水;使水的重量找到我,力量和温柔再度升上我的肩;使我步履轻快地回家,走过桥,经过鸟鸣和人语;让我走着走着,背影就消失在炊烟袅袅的小镇的某一条街巷里。

一个早起挑水的人,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人。一个早起挑水的人,使迷失一夜的烟火又找到了回家的路。从前的日色变得慢。从前的水,柔柔地流动了起来,在晨光中明亮了起来,在淘米洗菜的声息中热闹了起来,桨声抒情地欸乃了起来……临水的小镇,在荡漾的流水的倒影中渐渐清晰和生动了起来。

旧时三墩,河网绵密,众多的河道两岸,嵌着星星一样多的河埠头。在没有自来水之前,河埠头曾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三墩的河埠头,有简易的,一般是用“毛山石头”砌的,砌成一档一档往下走的“踏步档”。临水的位置一般铺着由松木桩支撑的石板,方便淘米洗菜汰衣服。有考究的,是用本地没有的花岗岩条石砌的平台河埠。平台河埠的平台可以用来堆放和装卸货物。平台有大有小,小的四五个平方,大的十几个平方。少数平台河埠上,还有挡风遮雨的屋檐,是全天候河埠,那是建造房屋时,事先设计好的。平台河埠的主人,一般都是官宦之家、家境殷实的人家、作坊工场的业主以及大商号的店家。

平台河埠一般有两种。一种呈直角梯形,人和货物从单侧上下;另一种呈等腰梯形,人和货物分两边上下,彼此互不干扰,后者停泊的船只更多。一般的平台河埠都是单体的,但方山蔡山湾有一个由两个平台河埠连在一起的大河埠,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大河埠实际上是一个码头,上面可以安放吊车,进行机械化作业。

一般河埠的石级只有一脚多宽,但平台河埠的石级要宽得多,而且较为平整。那是为了便于搁放跳板。在平台河埠上装卸货物,因为两侧的石级与河岸平行,船又是平行的靠岸停泊,船头船舷都要同时作业,就必须使用跳板。繁忙的时候,有很多块长短不一的跳板同时搁在不同的石级上。

每个平台河埠及它背依的石坎上,都砌有用整块石头凿成的、系船缆的“牛鼻”或“金钱环”,系缆石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且左右对称,为了便于船只停泊。也有的河埠只在条石的边缘凿个茶碗大的圆洞,用来系缆绳。还有几个平台河埠的正面雕了石像,如朱同和酱园的河埠上有一个神采奕奕的石猴。朱同和酱园河埠上的石猴,叫“护航猴”,过去水陆码头常见,那些行船的人相信,敬它,可保驾护航,保佑人船平安。

水乡农村出来的人,都会记起童年的河埠头。春天盈满的小河,边洗衣服边谈家长里短的女人;夏天热闹的小河,孩子们成天在河埠头钓鱼、游泳、打水仗、摸螺蛳;秋天的傍晚时分,老阿婆在河埠头用长竹竿赶不肯上岸的“木坨鸭”,冬天,头发花白的老农在河埠头砸冰挑水。

这是乡间四季的河埠头。是人的河埠头,也是一众生灵的河埠头。是桃花、凤仙花的河埠头;是燕子、白鹭的河埠头;是大白鹅和花猫的河埠头;是蜻蜓和蝴蝶的河埠头;是青蛙、螺蛳和鱼虾的河埠头。是生机盎然的河埠头。

水乡小镇的河埠头,也具备自然化、生活化的元素,但功能性更强,商业和娱乐的气氛更浓。四季的小镇的河埠头,除了洗洗汰汰、取水、以及往来交通,常见周期性的货船集聚。比如新米上市时节,油坊收油菜籽的时节等。据家住五里塘的一位老人回忆,小时候五里塘河的船埠头常停满挨挨挤挤的船,铺满河面的船上可以走路。就像民国作家叶圣陶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描绘的景象: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地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船舷的菜叶和垃圾给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船和那船之间的空隙。河埠上去是仅容两三个人并排走的街道。万盛米行就在街道的那一边。朝晨的太阳光从破了的明瓦天棚斜射下来,光柱子落在柜台外面晃动着的几顶旧毡帽上。

在以水上运输为主的年代,河埠头从早到晚都很忙碌。有时候还需要挑灯夜战,搬运工人喊着号子,背着或抬着货物,汗流浃背地在埠岸之间上上下下。

平常日子,小镇的河埠头常见赶集的船只停靠,船上装着小猪、鸡鸭以及瓜果蔬菜等,赶集的农民把小猪、鸡鸭、瓜果蔬菜在集市上卖掉了,然后买一些计划买的生活必需品回去。等集市散了,停在河埠头的船也散了。

常见小划船去去来来。有坐船出去喝酒的,有载着醉人回来;有坐船出去访友的,有载着“雪夜访戴”的回来;有哭哭啼啼坐船出嫁的,有载着欢喜地抱着满月的孩子回来;有坐船出去做买卖的,有载着体体面面的回来;有坐船出去读书的,有载着书生意气的回来。

也不鲜见坐船来的草台戏班子抵达本镇。戏班子到了以后,平时空置的大戏台就热闹起来。从早到晚,戏文一幕一幕地演,一折一折地唱,给小镇人带来了令人兴奋的谈资,又引得临近市镇的人,都摇了船来看。此外,河埠头还是近距离看龙舟赛的合适地点。

旧时河埠头,是小镇生活最鲜活,最意味深长的部分。小小的河埠头,关乎身边的柴米油盐事,也联络着流水那头未知的远方。河埠头是小镇人出发和归来的地方。岁月斑驳的河埠头,每天都有离别聚散的故事上演。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流水托起的那一方小小的河埠,是家,是一方湿漉漉的乡愁。

“小桥通巷水依依,落日闲吟到市西,柔橹一声舟自远,家家载得醉人归。”这是已故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写水乡小镇的诗句。黄昏时宁静的小镇河埠头,是心安归处,使人心变得柔软。在‘漂泊’的梦中,只有河埠头能拯救一双被陆地遗忘的脚,脚趾头触到了河埠头,就可以回到那充满诗意的小镇的旧时光。

▼延伸阅读▼

许志华:野葱记

孩子们写给梭梭的诗,春风会送到

许志华:有趣的灵魂里都住着一个孩子

来源:微信号:许志华的小书房    作者:文:许志华/图:金毅    编辑:郭卫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警惕口罩新骗局! 口罩是口罩  但不防疫
耕备耕有疑难?桐庐专家团队来支招!
抓防疫、抢施工 钱江世纪城全力保障“亚运
你放心复工复产 我上门办证服务  杭州这
“今天才看到第一缕阳光”杭州市西溪医院5
这个微信群太给力!杭州人大代表有了履职“
【文明校园访谈】杭高副校长费红亮:教育是
最治愈的瞬间!医生停下让87岁病人欣赏落
抗疫禁毒两不误!临沧今年以来缴毒近300
河南追授5名战疫牺牲同志河南省五一劳动奖

西湖边柳树已萌芽展...

采购50万只口罩、...

亚运媒体村全面复工...

学雷锋
一般河埠的石级只有一脚多宽,但平台河埠的石级要宽得多,而且较为平整。河埠头是小镇人出发和归来的地方。在‘漂泊’的梦中,只有河埠头能拯救一双被陆地遗忘的脚,脚趾头触到了河埠头,就可以回到那充满诗意的小镇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