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圣东 摄 西湖之美,有三个赏玩层次:第一为欣赏西湖景色;第二是品味西湖风景背后的历史底蕴;第三,是去寻访发现那些几乎漫漶消失的古人留下来的印迹。西湖边的摩崖石刻,如同古人盖在西湖“天开图画”美景上的一方方“题款”,包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印证着那些诗画中记载着的风雅逸事。 那些曾经在史书中记载,却又隐匿在历史烟波中的摩崖石刻,像古人留下的一颗颗“时光胶囊”,等着有心人去发掘。 奚峋强和他的“西湖摩崖圈”同好们就是跨越时空,打开古人们埋下的“时光胶囊”,让它们重现于世的“寻宝者”。 在这个小圈子里,有中国美院书法系的教师冯立;有中央美院金石系的许力;至微堂堂主陈洁,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管理处的办公室主任:倪小蒙。 他们曾发现过南屏山上清代杭州父母官阮元留下的“荔峰”石刻。北宋时浦延熙留下的“宋皇祐辛卯,岁季秋既望,浦延熙、李乔游南屏山题记”。前不久,奚峋强还与浙江省博物馆的魏祝挺一起,在南屏山发现了乾隆御笔题刻“小有天园”石刻,从而确认了这处乾隆最爱的“小有天园”的准确位置! 相关阅读: ☞南屏山上“听说过没见过”的两块石刻找到了 ☞两个杭州男人爬山 找到乾隆最爱的秘密花园 这种“剥藓剜苔”之乐,是赏玩西湖的最高境界啊!这不,连他们的微信群名,都以著名“金石僧六舟”为名:“六舟之后三百年”。 最近,奚峋强和他的小伙伴们又有了新的发现,他们的这次发现,让消失数百年的杭州名石“涌地云”重现天日! 将台山,东北连凤凰山,西接玉皇山,左瞰钱江,右眺西湖,实是观杭州龙飞凤舞、左江右湖山势的绝佳处。将台山的山巅平台,足有三十余亩,又有“四顾坪”之称,四顾坪有杭州著名的天然石林两列,如衙兵左右列队,中有通道,故称为排衙石(亦称排牙石),四顾坪西南面另有一高出数丈的小平台,称“点将台”。
排衙石上钱镠残诗题刻
吴越国时,此地曾是钱镠讲武之所,钱镠于排衙石上留有的诗刻目前仍有残存。
北宋年间,杭州郡守祖无择,曾在排衙石旁建“介亭”,以方便游人歇息。有《介亭铭》,其序云:“亭前有石二佾,自北而南,二十举趾,高逾再仞,有若衙道,故谚以排衙称。”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同一处石头景致,在一介武夫钱镠眼中是“排列的亲兵”,到了北宋市长眼里,就成了“乐舞的行列”。 相传北宋末年,方腊起义中百花公主曾在此点将。 到了南宋时,此地列为皇室禁苑,御校场之上校场设于此地。 清·高晋《钦定南巡盛典》卷一百五,名胜,二、三页 宋亡,至元代后渐逐荒废冷落,到清代,这里筑有澄观台一座,为清西湖二十四景之一,景观稍有恢复。
近代后,将台山又复冷落,解放后因山巅土地平整,据说还当过果园,起初种下果苗长不大,后来找着原因:发现地下为整齐的地砖,于是破坏了大部分地砖后,果树遂茁壮。想必这些地砖,是当初南宋校场跑马练兵的地坪,北宋介亭等建筑的基础和那些历史遗迹,就这样一并被毁了。 正在整治中的将台山
2018年以来,将台山进行环境整治,连带着将台山东麓的月岩、圣果寺一带都包含在整治范围内。奚峋强从整治一开始,就很好奇,因为在此区域内,他关注的一些在历史书籍中所记载着的摩崖石刻及造像仍未寻见,想着趁这次整治能否让这些文献记载中的宝贝重现天日,一睹其真面目。
奚峋强为将台山上,这些历史中有记载而后又消失的摩崖造像列了一张表: 一、将军池上“桂岩”两大字。 二、醉卧石上“醉卧”两字。 三、队石中“涌地云”三字。 四、归云洞中万历虞淳熙题名。 五、圣果寺“圣果”两大字。 六、圣果寺王大通等题名。 七、月岩王阳明诗刻。 八、将军池上将军造像。 九、鹿池上三只鹿造像。 2019年4月10日,奚峋强在小有天园遗迹探访时,遇见西湖摩崖圈前辈邵群(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花港管理处副书记、副主任;原凤凰山管理处副主任),她告诉奚峋强:将台山上鹿池边的鹿造像现身了,将台山上的小池就是鹿池。 鹿池边的三只小鹿造像
奚峋强以前认为鹿池并不在将台山顶,而在点将台另一侧。印象中将台山上是有个石砌小池,池中淤泥很厚,池边布满荆棘,几无落脚之地,虽然他在池边为找摩崖也曾摸索过至少两遍,但一直没有把此池当鹿池看,所以也就疏忽了找小鹿造像。
4月14日,奚峋强爬上将台山,果不其然,池边的荆棘杂树已被清除,露出了三只小鹿的造像。 倪小蒙摄,此石当时横卧,所以字迹横倒。
4月27日一早,另一西湖摩崖圈同好倪小蒙(花港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在微信群中发了一张鹿池边一块石头的照片,并在群里问:“□地云□?”
奚峋强心中一阵激动,莫不是已经消失几百年的“涌地云”?他于是马上辨识照片,还真是“湧地雲□”,群里的冯立(中国美院书法系)也几乎同时辨出了文字。
关于这块“涌地云”在清代释超乾撰写的《凤凰山圣果寺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队石】在御教场平顶,群石竦奇,行列如班仗。吴越王初命为“排衙石”。最小一支形如芝,高丈许。携“涌地云”三字。《郡志》又名”石笋林“。 在文献中明确石刻只有“涌地云”三个字,而这张照片中是却有四个字,那么最后一字会是什么字呢? 这些西湖摩崖圈的同好们,按捺不住激动兴奋之情,在4月27日当天,他们在将台山汇合,奚峋强与群里另一同好陈洁一同前往辨识。 被毁乱石堆疑似是排衙石的一部分
钱镠曾为“排衙石”作了一首七言诗,并刻这诗刻在其中一块较高大的石壁上。在一些文献或故事中,隐约有记载,吴越国纳土归宋后,北宋朝廷曾派人把排衙石其中北面的几株石笋砸毁,以破坏杭州的王气。从现场看,倒掉的几株石笋确实像是被人为毁坏,不像自然风化,而且被毁的石块中仍有被凿字龛的痕迹。
早年间,奚峋强还曾在乱石中发现有扦入石头的大铁扦,足有手指粗。所以他以前一直认定“涌地云”三字在被毁的那堆乱石中,他还曾和同好许力开过这样的玩笑: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将台山搞个考古行为艺术,把那堆乱石拼起来立回去,说不定就能发现”涌地云“三字。
右侧框内就是“涌地云”
4月27日中午时分,“西湖摩崖圈”的同好们赶到将台山,见一块足有一人高的石头横卧在新砌的“鹿池”边,有几位工人在周边砌池子,他们把此石有字迹处稍作清理,主要是想看“涌地云”后的第四个字是什么?一开始猜测是“涌地云起”,可怎么看笔迹最后一字也不像“起”字,在辨识的过程中,他们一直是把这块石头当吴越的摩崖题字的,他们还不得其解:为什么在排衙石中最小一支的“涌地云”,会跑到与此相距足有几十米的“鹿池”畔?
工人告诉他们,此块石头是此次整治时,从鹿池的池底费了很大力气拖上岸的,现暂放在池边。 “西湖摩崖圈”的同好在心里暗自高兴:此石真“命”硬!要不是这天花港管理处的倪小蒙及时发现有字迹,这块石头真会从此在人间消失。 终于,他们辨识出了“涌地云”后面的字迹,不是一个字,而是两个字“思道”,因为是名款,“思道”两字写得较小,所以看着象一个字。“西湖摩崖圈”伙伴们之所以认得此“思道”,是因为他就是明代刑部主事方豪,字思道,开化人,方豪在西湖边有其数量极多的题字、题名,“思道”两字有其特有的写法,要不是有其它摩崖对照,基本没法辨识。他们同时对此摩崖做了数据测量:
“涌地云”上的:思道
概况: 此摩崖刻于鹿池畔一太湖石上,太湖石横卧,长约170CM,阔约70CM。正书两行,横25CM,纵35CM,题字字径15CM,名款字径7CM。 释文: 湧地 雲思道
↑另一处飞来峰通天洞名款“思道” 可与“涌地云”的名款“思道”做对照
由此,可以确证的是:此“涌地云”三字是明代方豪所题,并不是吴越国的题字。在奚峋强所读过的杭州文献及金石著作中,他没有发现方豪有此题名的记载。在清代的《凤凰山圣果寺志》中,也未提起“涌地云”有题名人“思道”,仅说镌“涌地云”三字,同一本志书中对其他处的摩崖石刻的字数记录都很准确。难道当初写志书时,此石即已消失,只是根据前代文献录入? 尽管此石已重现天日,但在“西湖摩崖圈”的伙伴们眼里,仍有一些谜团待解: 1、在排衙石被毁的乱石堆中是否还有另一块“涌地云”存在?因为此石仅高170厘米,并没有如文献记载的“高丈许”,而且此石整体通圆,似乎没有被砸断的痕迹?但此石的形状又似乎如史书中所记录的“形如芝”…。 2、明代方豪到将台山排衙石,是否也想找寻“涌地云”石?他寻觅不着后,就自己另题(山寨)了一个“涌地云”石? 3、明代方豪的“涌地云”石为何会被推到鹿池中? 随着这块摩崖石刻重现天日,带出了包含着的众多历史信息,这就是他们访石,问石,探石收获的乐趣。尽管从一开始,判断这块石头为约有一千年之久的吴越摩崖,变为约五百年的明代摩崖,题字年份打了“对折”,但最终这群“西湖摩崖圈”的同好们还是保护下了这块曾经的西湖名石,已足够欣慰,也使以后的考证工作变得更有意义。 下山前,他们还特意交待了砌池的师傅,要保护好这块石头,还交待他们要把此石按字迹方向立起来才更好,其实施工的师傅们对发现这块石也是很兴奋的。 5月10日的一个黄昏,喜爱漫步西湖群山之间的奚峋强又一次路过将台山,见新造的鹿池已经注满了水,他们发现的“涌地云”石也已被重新树立在鹿池畔,一抹斜阳披洒在此石,通体发红,煞是好看。
他不由得感慨:发现并保护此石的过程,真是有惊无险,事后回想,要不是倪小蒙的有心,这块石头的“命硬”,说不定这一块杭州的历史名石就此永远消失在了历史的风吹雨打之中。相信在如此因缘巧合下发掘出的石头,它一定会重新变成杭州的网红名石“涌地云”! 朋友,如果你爱西湖,请呵护好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片砖瓦,不起眼的它们都是有故事的,千年的历史积淀就在西湖群山之间,在一处处摩崖石刻之间,在厚厚的苔藓之下…。 ▼延伸阅读▼ 南屏山上“听说过没见过”的两块石刻找到了 两个杭州男人爬山 找到乾隆最爱的秘密花园 你知道乾隆爷最爱的西湖名园是哪里吗? 寻访傅大士在凤凰山上留下的遗迹 吴越山川几落晖,碑字空传武肃挥---发现吴越郊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