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今年,“超长待机”的梅雨季,将往年梅雨季3倍的雨量投诸杭城之上。然而,在这样的降水强度下,杭州却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家门口看海”,出行如常、秩序井然。 如果有心留意,会发现这样的变化始于2016年。从这一年起,杭州市启动海绵城市建设;也是从这一年起,行人艰难涉水、车辆“乘风破浪”的状况逐步消失,即使个别地方有积水,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 所谓“海绵”,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而在干旱缺水时,又能将“海绵”内蓄存的水“挤”出来并加以利用。 五年时间,杭城的变化历历在目。背后,是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阶段考”的优异成绩:截至目前,杭州市615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中,有25%以上达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与海绵建设试点城市比肩。 在“海绵”一收一放的“呼吸”间,杭城生活悄然发生着变化,也给城市建设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规划引领,全域推进 五年建成449个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老百姓的需求很简单,下雨天出门最好鞋子不要湿,遇上暴雨,路上不要有积水。如果还要更进一步,那就是身边绿化能够常青,一年四季都漂漂亮亮的。”杭州市江干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工作人员朱兵常年与老百姓打交道,他用一番质朴的话,道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2015年、2016年,首批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确定,杭州并不在其中。 为何杭州要自加压力,用试点城市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杭州水安全、防洪防涝体系都有完善的空间,水环境质量也有提升空间。”杭州市海绵办相关负责人说,“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给杭城百姓更好的生活环境。” 这张惠民生的成绩单完成得十分漂亮—五年时间,杭州市建成449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累计建成面积为46平方公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75%。 海绵城市项目有序推进,得益于理念超前的顶层设计。与国家、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不同,杭州海绵城市建设并没有局限在试点地区,而是“全面开花”。 早在2016年,杭州市海绵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大海绵蓝图,结合杭州市域及中心城区生态空间分布,构建了“三楔四片,四廊多点;一城七区,分类控制;五水共导,互联成网”的海绵城市空间格局。 在专项规划的引领下,从2018年起,杭州海绵城市建设的脚步跨出主城区,进一步完善海绵城市建设全域管控体系,共同在杭州主城区、独立区、县市中全域推开海绵城市建设。 绘制好全市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这张蓝图的同时,杭州市海绵办还着力于送技术服务进区(县、市),不仅带领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技术团队,为起步较晚的区县市提供技术指导与帮助,更积极上门与各城区和建设主体逐一对接,保障全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