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西溪湿地,城西被一层温润而诗意的底色所包裹;因为阿里巴巴的进驻,城西又增添了一种创新而活力的气质。然而此前,这里似乎是一片文艺荒地。直到2015年秋天,西溪天堂艺术中心落成,“西戏”的横空出世,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2015年至今,西戏共引进了来自35个国家95个艺术家团队的260多场演出。不到三年时间,超过10万观众走进了这个小而美的艺术现场。2017年,西戏开创先河,杭州有了第一个国际舞蹈周。与此同时,西戏又推出第二届亲子演出季,万余名大小观众走进了剧场,收获了高质量的亲子时光。 最初,我们提起西戏,总视之为一个小剧场文化集聚的艺术节。直到随着2018西戏演出季的大幕拉开,它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越来越有国际范,并正在培育着一种高阶的市民文化生活方式。 西戏的驻地西溪天堂艺术中心,也不仅仅是一个小剧场,而成为一个发动机,带动周边建筑与空间的利用,相互呼应,让不同形态的表演艺术在其中发生,成为了一个开放且有呼吸的杭州文艺地标。 一个对西戏的误解: “颠覆、边缘、小众” 最初西溪天堂艺术中心的建筑只是一个已经建好的空壳,被一排排凌乱而破旧的围栏包裹着,孤零零站立了七年。2015年9月24日,《虎生》,一出沉重而欢喜的肢体剧上演,西溪国际艺术节就这样开幕了。演出结束,全场是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弥漫的橙子香味。 三年来,西戏这个在西溪之畔生长起来的戏梦,一直以它独特的方式生长、拓展、壮大。 “或许在不少人眼里,西戏的演出是创新的、颠覆的,甚至边缘的。但西戏最初的定位,并不想标榜自己有多少与众不同,演出项目的质量才是我们的第一标准。”西戏创始人董怡林粗粗数了数,三年260多场演出中,真正算得上先锋的演出项目只占到10%左右。 “像我们的口碑好剧《安德鲁与多莉尼》和《三昧》,不论形式还是内容,所有人都看得懂。8月即将上演的俄罗斯丑角大师斯拉法·波鲁林的《斯拉法的下雪秀》,也充分代表了西戏选戏的标准——或许听起来不像百老汇歌剧那么耳熟能详,但在小丑默剧的门类里却是顶级的。” 为了欣赏艺术,不少城南、城北、城东的观众克服距离来到西溪。“那么,我们能不能主动一步,把好戏送到观众的家门口呢?”董怡林介绍,今年西戏和大屋顶达成了战略合作,2018大屋顶×西戏演出季的演出空间不再局限于西溪之畔,观众还可以在杭州大剧院、杭州剧院、浙话艺术中心、紫金港小剧场四大剧院欣赏演出。“这个演出季,10部现象级的精品演出,每月一部的看戏频率,不紧不慢,刚刚好。” 一个有趣的数据: 40%的西戏观众一个人来看戏 场不在大,戏好则灵;有口皆碑,必有回响。一直以来,西戏的观众黏性很强,靠的就是演出本身。“西戏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并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对国际多元现场表演艺术有观赏需求的观众。”董怡林他们统计了几组数据:“第一,经常一个人来西溪天堂艺术中心看戏的观众占40%。另一个,一年看戏次数在10次以上的观众占30%。” 董怡林说自己一开始还没想明白这些数据的真正意义,“业内好友用一个词点醒了我,刚需。说明来我们这儿看戏,成为了这些人的生活刚需。” 目前,西戏的观众群体以26-36岁的都市白领和亲子家庭为主。这些观众里藏龙卧虎,有知名作家、企业高管、品牌创始人等等,都悄悄地进来,尽兴地离开。“他们往往很低调,进出都不动声色。有一回,《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萧寒来了,散场了我才发现。” 西戏现在拥有近2300个会员,还仅仅是2018年一年的数量。“原来我们设置了会员年卡,现在根据实际情况做了调整,不设期限,不设人数,一直到看完年卡所有场次为止。像亲子季、舞蹈周,我们也推出了相应的季卡。这样,自由度更高,灵活性更强。” 来西溪天堂艺术中心演出的国外团队,都纷纷为这里的观众点赞。他们不会喧哗,不会拍照,不刷微博,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我们观众的素养是业内有目共睹的,当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这时候,老观众都会友好地提醒他们。”对于这一点,董怡林挺骄傲的。 一个贴近市场的发现: 西戏的观众对喜剧接受度平平 去年冬天,青年导演张一弛的广播声优剧《三昧》在西溪天堂艺术中心上演。一座城市一座楼,一段情义三个人,收获了全场观众的无数欢笑和叹息。今年演出季,《三昧》作为开幕大戏温情回归。 “中国戏剧市场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观众的视线都被其他国家的表演艺术所占据了。接下来,西戏将深入挖掘中国本土创作,聚焦于青年原创力量,发现越来越多像《三昧》这样真诚且深邃的好戏,希望能第一时间带给杭州观众。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参与制作。” 对于这一点,董怡林还没有足够的底气。“今年演出季,有40%是国内的演出项目。大规模引进国外项目不是一个长久之计,然而中国本土的原创精品又相当有限。” 再好的国外艺术表演,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始终存在文化隔膜。她发现一个现象,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不少曾经热衷国外戏剧的西戏观众,开始转而期待亚洲乃至国内的艺术精品。 而越深入市场,越贴近观众,得到的反馈越多,引发的思考也越深。“可以想象吗?杭州观众竟然不喜欢看喜剧?最近的日本喜剧《加油,少年!》在北京、成都、重庆、深圳都演爆了,杭州倒反响平平,挺奇怪的。2016年年底,西戏连续引进了三个喜剧,效果也一般。” 董怡林分析,这个现象也许和西戏观众群体的调性相关。“演出这个市场,每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太大了。” “大而全不是西戏的目标,我们更专注于小而美的东西。未来,我希望带有西戏属性的艺术空间能成为杭州一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