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饭局多,大家千万记住: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有人劝酒时,你可以说:对不起,我在吃药!
医生在抢救中 富阳人民医院供图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个道理大家都清楚了。现在要加一条,“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昨天,微信朋友圈广为转发一条“药+酒”的小消息:
吃了几片甲硝唑,大年初一再喝点小酒,一个壮汉鬼门关走了好几回,造影时电复律了6次,我们医院心内介入团队第一次感受到了双硫仑样反应的可怕。如果分不清什么药加喝酒会引起这么凶险的双硫仑样反应。那么只有记住老司机的话: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这条消息,最开始是富阳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陈志云发的。大年初一,陈主任正好值班,参与这位患者的抢救。他在朋友圈还不无调侃地说,“别拿自己的小生命开玩笑,医务人员过年值班也不容易,不要来添乱。”
记者了解到,病人40多岁,富阳人,大年初一吃了几颗止牙疼的药,其主要成分为甲硝唑。当天晚上他又喝了点红酒(不到一杯),于是发作了。陈主任说——
“昨天(大年初一)晚上8点多,这个人来的时候,表现为胸闷、头痛、恶心。他做出来的心电图不好,心跳有200多次,血压很低。我们不排除心肌梗死,打算给他心脏造影。然后我们到手术台,给他电击了一下,装了心脏临时起搏器……由于他心跳很不稳定,血压太低,我们一直用药在维持,他反复发作了6次,我们电击了6次,结果造影发现,他不是心肌梗死……我们考虑来考虑去,应该是吃了药喝了酒。”
医生问病人家属,他究竟吃了什么药,家属告知,当天中午吃了甲硝唑,治牙痛的。“甲硝唑是抗生素,吃了甲硝唑不能喝酒。”陈主任说。
“以前我也碰到过吃了药喝酒过敏的,”他说,“去年有一个男的,喝酒以后心跳非常快,低血压,发现他是吃了头孢喝了酒,对症用药后就好了。”
到昨晚7点,这位病人仍在富阳人民医院重症室观察治疗。
甲硝唑是什么药?双硫仑样反应又是什么?
浙大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周权博士介绍,甲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的康健药,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用来抗厌氧菌的,另一个是用来抗滴虫的。
而在应用领域,主要是抗厌氧菌的作用应用最广,比如牙齿发炎,胃溃疡等,都会用到甲硝唑。
“双硫仑样反应”又是怎么回事?
双硫仑是一种戒酒药物,服用后即使饮用少量的酒,身体也会产生严重不适,以达到戒酒的目的。然而,并不仅仅是双硫仑会引起这些不适,许多药物都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作用。
双硫仑样反应发生于酒后用药或用药后饮酒,症状一般在5-30分钟内出现,最慢的4小时,轻者颜面潮红及发热、头痛、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头晕;重者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周权说,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人体里会先分解成乙醛。乙醛有毒性,如果蓄积在体内,会出现面部潮红、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头晕、恶心、呕吐等醉酒症状。
而抗生素尤其是甲硝唑类、头孢类,会引起乙醛在体内蓄积。
“在服用甲硝唑期间禁止喝酒,”周权说,因为甲硝唑能抑制乙醇的代谢,抑制乙醛脱氢酶,这个被抑制以后,乙醇的代谢就受阻了,乙醇高了,症状就高了,小则出汗、恶心呕吐、头痛,重的话会低血压,甚至休克,有生命危险。
“所有的抗菌药都是处方药。甲硝唑也是抗菌药,凭医生处方抓药,如果一家药店里随便能买到,说明它执行得不严格,”周权说,吃了甲硝唑,一般一周内不能喝酒。
吃了头孢再喝酒相当危险
前些天,快报报道了一例吃感冒药喝酒的危险病例。
杭州58岁的姜先生(化名)最近有些咳嗽。1月15日,他去医院看了,医生说他有点气管炎,配了头孢丙烯片和其他一些药物。
姜先生是个蛮仔细的人,回家后仔细看了头孢丙烯片的说明书,按医嘱吃了两片药。可偏偏没看到说吃了药不能喝酒。
那天晚上,姜先生家族聚会,喝了两小盅白酒,加起来不超过一两。当时,距姜先生吃下头孢约3个小时。 喝下白酒不到一个小时,饭局还没结束,姜先生就感到胃里非常难受,翻江倒海地要吐。他吐了好几次,家里人吓坏了,想想以姜先生的酒量,也不至于就醉到吐了;食物中毒么,他根本没吃多少东西,而且别的人都好好的。最后大家都怀疑是不是跟姜先生下午吃了头孢丙烯片有关。
后来,姜先生在医院输液,一直到子夜1点才回家。 “幸亏那天我酒喝得不多,喝多了可能就没这么快出医院了。”
感冒药、降压药、降糖药、安眠药等
吃了都不能喝酒
事实上,除了甲硝唑类药物,还有另一些药与酒“相克”,轻者加重肝脏负担,重者可能引起肝脏坏死、昏迷,甚至死亡!所以,一定要记住下面这些药,吃了就千万别再喝酒!
有人劝酒时,直接说“对不起,我在吃药。”
《人民日报》官微曾对“药+酒”同服危险作过归纳,我们摘取一些常见类的——
1.感冒药+酒=肝衰竭:很多感冒药中都含有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对于它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有毒的代谢物质,需要与体内的还原谷胱甘肽等保护因子结合才能降低毒性。过量饮酒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内的谷胱甘肽,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物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增加肝脏衰竭风险。
2.头孢类+酒=毒药: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先转化为乙醛,继而在酶作用下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头孢类抗生素会抑制乙醛继续转化排出,乙醛积蓄过多会导致人体呕吐、休克等症状,用药者5-10分钟后即可发病,反应持续30分钟至几个小时,严重者危及生命。
3.降压药+酒=低血压休克:服用利血平、卡托普利、心痛定、硝苯地平、肼苯哒嗪、地巴唑等降血压药物期间,如果喝酒,可能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出现低血压休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4.抗心绞痛药+酒=头痛、休克: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及硝苯地平等抗心绞痛药,如果在服用期间饮酒,可引起血管过度扩张,导致剧烈头痛、血压骤降甚至休克。
5.解热镇痛药+酒=消化道出血:解热镇痛药有阿司匹林、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如果服用该类药物时大量饮酒,可使胃肠道黏膜受到药物和乙醇双重刺激,引起消化道溃疡或出血。
6.降糖药+酒=低血糖休克:在使用优降糖、降糖灵等降血糖药物时饮酒,可增强这些药物的作用,引起头昏、心慌、出冷汗等反应,严重者发生低血糖休克、危及生命。
7.安眠药+酒=致命组合:镇静催眠药有的本身就有一定抑制呼吸、心跳的作用,酒精也有相同作用,两者合一可产生双重刺激,使人反应迟钝甚至昏迷不醒,严重者死亡。
8.抗过敏药+酒=嗜睡昏迷:人们常说的抗过敏药主要是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第一代药物与酒同服,可引起嗜睡、精神恍惚、昏迷。服用第二代药物也应忌酒。
9.肠胃炎药+酒=更易醉酒:痢特灵主要用于一部分肠胃不好的人,它不仅有抗菌作用,还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服用后在肠道内产生羟乙胺的代谢产物,使人对酒精更敏感。服用痢特灵的人,应在药停后半个月再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