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工匠名片】 张纪明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机修钳工高级技师,高级设备主任工程师。 “实验用织物起毛设备”获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分散印花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发明专利;浙江省首席技师;“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杭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领衔人;第四届“杭州工匠”;“杭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 【工匠语录】 自己对“工匠”一直深怀敬畏,它代表的是一个职业水准,更是一种职业精神的体现。其实伙伴们都很厉害,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自己唯有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精益求精,与时代同步,追求完美完美再完美。 我作为民营企业传化集团培养的第一代企业技师,在传化20余年的工作中,一直都与设备维修、技术改造打交道,特别是在技改方面,更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回想起来,很庆幸加入了传化这个有着很好发展的平台,也很荣幸有一支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技改团队,对自己帮助很大。 我从技工学校一毕业就进了传化集团,在股份设备动力部从事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作。在时刻解决好设备维修的同时,我始终关注着技改。由于我常在集团的OA里,提出各项技改建议,被大家称为“合理化建议积极分子”。其实,每个人所在的岗位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一个人学会思考很重要,一个团队也是这样,大家都有主人翁意识,那么人多力量大,可以齐心协力攻克技术难题。 当时,为解决公司硅油产品乳化的新工艺,我一直盯着这个项目,做了长期的探索。该工艺法通过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于2010年获得成功。此装置实现了管式连续乳化工艺装备,提高效率300%以上,使乳化产品接近纳米级,实现了小装置、高产量、高品质的目标。此系列产品在2012年度销售增长近60%,销售额近1.5亿,获得了公司科技成果一等奖。同时将此项成果总结并形成专业论文,在《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总第288期中发表。 做技改,一要有技术基础,二要有耐心和坚持,由于化工企业的设备大多是非标准化的,很少有通用现成的设备,所以搞技改也是一种磨炼。像去年6 月完成的“120kg 回收桶自动清洗线”项目,当时并没有现成设备可以采用,完全要从头做起。从论证、立项、技术研究到确立设备生产商,一起样机试制和改进,到最终建成,历时近5年,此套设备属合作开发的首台套设备,已投入使用,效率达到 180 个/小时,合格率满足要求。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搞技改,不仅要有实际操作技术和水准,更需要全面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这点我是深有体会,“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虽然我从技校毕业,但毕竟学习的理论较为简单,缺少系统和专业的理论知识,在工作中,特别是技改中,明显感觉不够用。所以我在工作之余,钻研起书本知识,还上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函授本科。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技师,确实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前不久我碰上的一个维修技改项目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当时一台冷凝器中的容器老是发生损坏,作为机修工,换一个容器就解决了故障,但过段时间,旧病复发,再换一个,维修起来熟门熟路。不过为什么这个部件老是容易损坏呢?是部件本身的原因还是整体设计上有缺陷?我沉下心来,一边细细观察运转情况,一边查资料,查专业知识,终于搞清楚了真正原因是设计中,对内外温差过大考虑不周,导致容器颇受损。找到了原因,接下来就好办了,减小温差,就解决了这个顽疾。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找到故障部件容易,找出内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生产一线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环节的技改,也往往会给整个项目带来显著的改善。如果不断地将技改贯穿于企业的方方面面,积少成多,其带来的提升将是不可估量的。 今后,“师带徒机制建设与培训工作不能放松,技术攻关与革新更要抓紧”将是我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我有信心,值得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