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厂 当时租的这套房子,是前店后厂的格局。林先生给厂子拟了两个名字,一个“亚都”一个“金城”,问何大姐哪个好听?“我一听就说亚都好听。”于是,这个搅动无数杭州人回忆杀的蛋糕品牌就此诞生。 要建厂,林先生眼睛不便,又人生地不熟,肯定是何大姐出大力。何大姐回忆,先要去主管部门批用电指标。当时的人哪里见过要用这么多电的一家厂?何大姐就天天去相关的办公室跑,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就改,改到合规为止。每天跑过去也不是“尬聊”,闲不住的何大姐快手快脚,到了第一件事是先把烟灰缸里香烟蒂头倒掉,桌子抹好茶泡好。人家来上班惊呆了:“今天怎么这么清爽?”跑了一个月,用电指标审批出来了,“我和办公室的人也都成了朋友。” 办厂还要去海关审批一系列的文件,因为文件实在是多,何大姐记不清跑了几趟,只记得自己的布鞋跑穿了一个洞。某一次又跑了一趟后,林先生听她说了难处,沉吟了半天,转身拿了3000元钱给她,说这是给她的辛苦费。何大姐这下激动了:“我不是为了钱,我只是真的一下子跑不下来。”拒绝了这笔当时的巨款,何大姐继续跑,终于把手续全部办好了。 1996年,亚都的第一批蛋糕出炉的时候,何大姐仿佛当日盛况就在眼前:“整条吴山路上全部是我们蛋糕的香味!我们早上7点开门,晚上10点关门,永远有人在门口排队吃我们的蛋糕!”何大姐说当时海丰西餐社的领导也来亚都门口排队买了只蛋糕吃,吃完后也竖起大拇指。 肉松面包、毛巾松卷、水果条、奶油元宝、裱花蛋糕……几乎是推出一款爆红一款。 生意好了以后,分店开起来了,当时厂里买不起汽车,只能买了一辆三轮车。然后何大姐发动自家老公,蹬三轮车去各个门店送货。 就在一切蒸蒸日上的时候,1997年,林先生家里的三个小孩,到了上学受教育的关键时刻,林先生忍痛把亚都卖掉,先回老家管孩子了。回去前林先生问何大姐:“如果我再回来,你可不可以继续来帮我?”何大姐说好的。 回来 1998年,安顿好了家里的林先生,果然回来了。一来就找何大姐,说自己在七堡这里租好了厂房,要开一家叫丹比的蛋糕厂,请何大姐回来帮忙。何大姐当时在亚都实际上已经做到了副总的位置,但她信守承诺,手上一串钥匙交出,就跟着林先生来到了当时一片空白的七堡厂区重新创业。 何大姐去给丹比第一家门店选址,一眼看中了体育场路天水桥粮贸大厦这一带。当时门面是属于保险公司的,何大姐去谈,保险公司的人说:“你这个大姐靠得牢的,人家我都不租,我就租给你。” 厂有了,门店有了,丹比蛋糕在杭州面市了。蛋黄酥、水果酥、绿豆凸,号称当年的丹比三宝。后来因为绿豆凸保质期太短,改成了玉露饼。三宝之后,丹比又陆续研发出了柠檬炸弹、毛毛虫、蛋挞、切片面包这些新品种,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网红”。还有10元钱一大袋的蛋糕边皮,新鲜美味又便宜。 何大姐说,林先生因为眼疾的原因,嗅觉格外灵敏,一只蛋糕到他嘴里一嗒味道,马上说得出放了什么原料,放多了还是放少了。对于原料,林先生永远是用自己在市面上买得到的、最好的那款。用何大姐的话来说:“五星级酒店进啥西我们进啥西”。 不过,在没有网络的年代,东西再好,还是得靠人工上门推销。何大姐就又变身成了销售员。当时的下沙,驻扎着一批外企,何大姐一家家去跑,终于谈成了第一个大单。“是下沙的摩托罗拉,我记得当时我进去谈业务,手机都要交出来在外面柜台上保管的。”这一单金额有30多万元,谈成后,何大姐兴冲冲赶回厂里,向大家宣布:“谈成了!”一下子,所有人集体起立鼓掌。 前管店,后管厂,出门跑销售,回来看账本。何大姐说自己当年不论在亚都还是在丹比,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年三十人家都回去过年了我回来厂里看账。”就这样,何大姐从一个看大门的退休留用人员,一路逆袭成了企业副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