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读者刘先生昨天打电话给快报:我想问一下,我们凯旋路小区旁边的理发店,是不是可以营业了? 跟刘先生有同样诉求的读者还不少,快报这两天接到一些热线电话,关心的都是“顶上大事”——我很久没理发了。 我们的Tony老师回来了吗,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开业? 我找了半天,没找到一家理发店开业 昨天一早,我就开始了寻找开业理发店之旅。 怎么找?我想了三个办法。 一是通过线上平台大众点评、美团等,搜索门店,电话咨询; 二是实地走访商业街或者社区门店; 三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经熟人介绍。 三个办法一一执行。结果如下: 线上平台各理发门店多是留座机号码,大多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有家理发店拨通了电话,问老板什么时候开业,老板说,“我也不知道,人早到杭州,员工也都到了,向社区申请开业现在还没通过。” 10点多开始,我走访了几家社区,也没发现一家理发店开门。 一家社区工作人员笑了,“这时候哪里有理发店开的哦。”他解释,社区门店多是一两个人的夫妻店,一是人还没到杭州,二是即使到了杭州,还要按照规定居家隔离观察,申请杭州健康绿码,复工也需要申请或者其他准备,“前天刚发的《通知》,现在就开业恐怕有些难度。” 先前我发了朋友圈求助,咨询杭州开业的理发店,朋友们的回复大致三类,一是调侃,“自己理”“扎辫子”;二是同样诉求,“坐等推荐”“我也想理发,找不到地方”“同求”;三是其他回复,“有社区志愿者”“年前理了短发”“Tony老师在回杭州的路上了”“这两天开业的理发店,生意一定火爆吧”…… 三个办法都尝试了,我发现理发连锁店(美容美发类)都还没营业,社区小门店在营业准备中。 我在高铁站遇到了陈总监 昨天,许多地方逐渐进入大规模的复工潮,火车东站也迎来了返程潮。 我决定再到高铁站去看看。 昨天气温不高,空旷的东站到达大厅内总是感觉有冷风在呼啸,大部分旅客都穿着大衣和羽绒衣。 中午12点,一趟衢州驶来的高铁列车停靠在杭州东,一位下身穿着牛仔裤,上身只穿着单薄衬衣开衫的小伙子拎着手提箱来到出站口。 小伙子姓陈,衢州人,是一位发型师,他在杭州湖滨一家知名的理发连锁门店工作,是店里的创意设计总监,仅次于总监。他说,现在店里还没接到复工的通知,但他早就想赶回来了,在老家没什么事做,希望能早点开工。 “很多老顾客都微信问我,什么时候回去,他们的头发都开叉得不像样子了!”小陈说,他在店里剪头发价位230元一次,有的女孩子一个星期过来一次,稍微修几刀。这次理发店都休息了一个月,很多顾客一个多月没剪头发都在跟他抱怨。 这次他回来时也把吃饭家伙(剪刀)一起托运回杭州了。好多顾客希望他能单独上门,给他们剪一下头发,价格随便报,但他还是觉得这样不安全,希望等疫情稳定以后,店里早点开工,“毕竟店里消毒什么的都会做好,去顾客家里万一怎么样,我负不了责任。” 我们的“Tony老师”们终于渐渐回来了,小伙伴们,再熬一熬吧…… IT小伙去年在城西 买了100平方米新房子 昨天我还在高铁站遇到了祝师傅和妻子,他们从广西来杭州。 年前祝师傅和妻子在余杭一家工厂车间上班,这两天说可以返杭了,他们马上出发,“原本打算过完(正月)初十就从老家过来的,因为疫情耽搁到现在”。 祝师傅说,他和老婆在厂里每个人能挣到4000多元,还包吃住,所以想着赶紧能回来上班,老家还有四个老人和一儿一女,只有两个老人在领退休工资,其他家人全靠他们打工养活。 他们的拎包里带了一些老家真空包装的螺蛳粉,他希望疫情能早点过去,和老板工友们分享老家特产,早点恢复平常的生活。 中午11点多,一趟南京方向驶来的动车停靠在杭州东站,一位穿着像白领的小伙子在出站口主动出示了自己的健康码。 小伙子姓夏,江苏高邮人,28岁,在杭州一家独角兽公司做系统架构设计师。他说,去年自己所在的公司虽然经历了互联网寒冬,但他还是拿到了非常可观的年终奖。 当年他在南京大学毕业后,家里人希望他留在南京工作,毕竟离家近,但他还是来到杭州,这几年发展得很顺利。 小夏说,去年他在杭州城西按揭买了一套100平方米的新房子,虽然房子要2022年才交付,但这次回杭州,他感觉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有了归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