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
Eng|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杭州网 > 杭州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茅以升女儿亲述钱塘江大桥的往事
2019-09-19 10:53:47杭州网

都市快报 见习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罗昙

很多年前,民间有句歇后语“钱塘江上架桥——办不到”。

钱塘江的水势向来难揣测,既受山洪影响,又因月相涨落,偶遇台风,还会汹涌翻腾。江底流沙厚达41米,素有“钱塘江底有沙漠”之说。

是谁打破了僵局,架起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钱塘江大桥?

答案是:中国知名桥梁专家——茅以升。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今年,杭州将每年的9月26日设立为“工匠日”。自此,全国首个“工匠日”正式诞生。

昨天,《杭州工匠》栏目开播两周年特别活动走进杭州老板集团工厂,邀请茅以升女儿茅玉麟讲述父亲当年造桥时的曲折故事,一同参与访谈的还有工匠代表和专家。

斗转星移,钱塘江大桥已经服役了82年,见证了新中国击退外辱、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也见证了杭州逐一实现茅以升生前的三个心愿:建钱塘江大桥纪念馆、建钱塘江沿江大道、建钱塘江沿江公园。

茅玉麟说,杭州的城市建设与父亲的想法不谋而合,甚至更漂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她想为杭州、为杭州的工匠们献上祝福,希望杭州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人文底蕴越来越深厚,希望在杭的工匠们继续发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极致。

借助自然规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杭州是父亲的第二故乡,也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访谈开始后,茅玉麟说的第一句话。

为什么这么说?

“我父亲1920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当时国内不是没有钢结构桥,但都是外国人建的,所以他一直摩拳擦掌想建一座钢桥,只不过机会渺茫。1933年,他接到了建造钱塘江大桥的任务,喜不自胜,非常重视,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杭州给了他机会。”

当年,很多人对茅以升说,这么难的事,大家都觉得做不成,你为什么有把握?

茅以升说了四个字——依靠科学。

依靠科学,加上开拓创新,茅以升提出了很多“法”,最主要的有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

1934年8月8日,开工的好日子。建桥首先要打桩,让桥墩紧紧“抓”住地基,结果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为了使桥基稳固,需要穿越41米厚的泥沙在9个桥墩位置打入1440根木桩,使木桩立于石层之上。

如果老老实实用传统的法子打桩,穿透黑硬的泥土,一天一夜只能打1根桩,那全部打完就要1440天了。

茅以升想到一招“借力打力”,即抽江水在泥沙上冲出深洞,接着打桩就容易多了,一天可以打30多根桩子,这个就是“射水法”。

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水流湍急,施工困难。茅以升把钢筋混凝土做的箱子沉入江底,再用高压气挤走箱里的水,让工人在箱里挖沙作业。

第三个问题是架设钢梁,茅以升便利用潮涨潮落,在涨潮时把钢梁运至两墩之间,这样潮一落,钢梁便正好落到桥墩之上。

毫无疑问,茅以升是一名聪颖且刻苦的工匠,他敢于突破常规,也勇于挑战自己。在访谈时,杭州市政府参事、原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安蓉泉提到了茅以升的一个习惯,每天对着江水背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数字,一开始只能记住10个左右,后来便能背出上百个。茅以升就用这种方法给大脑“做体操”,从而提升联想能力和记忆速度。

亲手炸毁钱塘江大桥

但留着14箱建桥资料

昨天是9月18日,上午全杭州的人都听到了防空警报。88年前,震惊中外的“918事变”爆发,日军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

钱塘江大桥就是在风雨飘摇中诞生的。

访谈现场播放了一段桥梁通车首日的纪录片,没有鲜花、锣鼓和彩旗,只有一辆火车载着抗日战争的物资和逃难的老百姓,从桥上驶过。看着大桥完工,身为总设计师的茅以升并没有展露笑颜,他内心很复杂。

“建桥时,父亲偷偷在靠近萧山的14号桥墩预留了一个方洞,别人都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的,因为方案上并没有提到,只有他和总工罗英心知肚明,这是用来塞炸药包的。”茅玉麟说。

造桥用了2年时间,通车只有89天,在第90天时,为了阻滞日军南下,茅以升亲手帮军方布线,炸毁了钱塘江大桥。

一提到这个,茅玉麟的眼眶就红了,她感同身受,形容父亲当时的心情就像“好不容易盼来了孩子,结果却要自己亲手扼杀”。

“但是父亲当时说过一句话:抗战必胜,此桥必复。他对祖国充满信心。”茅玉麟说,“他保留了整整14箱资料,有文稿、图纸、画册、报纸、纪录片……都是为了复桥做准备,同时也为之后造新桥提供参考。他在设计时就想到要多留些资料,还特意用国外购置的微型摄像机,把建桥过程尤其是关键部位的建造过程录了下来。”

日军南下,茅以升就随身扛着这14箱资料,途中还遭遇了长沙大火,但资料全都完好无损。

1946年,他终于接到复桥的命令,此时这些资料就提供了很大的助力。1979年,茅以升把资料交到了浙江档案馆和上海铁路局,为他的心血找到了更好的去处。

茅玉麟说:“父亲建桥是为祖国,炸桥也是,身为一名大国工匠,他的骨子里嵌着民族精神和家国热血,这是工匠的风骨!”

杭州率先设立“工匠日”

极大地提高了城市形象

今年,杭州设立了全国首个“工匠日”,茅玉麟看在眼里,有感而发:

“杭州设立了‘工匠日’,我很感动。当下,国内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要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设立‘工匠日’,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传承载体,有利于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意义非同寻常,这是杭州的一个前瞻,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城市的形象。”

西湖边,荷花池头附近,有一栋带花园的二层中西式别墅,别墅上挂着铜牌——茅以升旧居,现在是一家西餐厅。

茅玉麟说她出生得晚,这栋别墅是父亲早年造桥时下榻的地方,她并没有住过。但每次来杭州,她都会去小憩片刻,点杯咖啡或可乐,坐上个把小时。

“就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杭州是父亲的第二个故乡,也算我的第二个故乡。这几年杭州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代表,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她认为,工匠精神薪火相传,现在的接力棒在年轻人手中。所以,她鼓励所有在杭的青年工匠,要传承老一辈人“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力争极致”的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工匠风尚”。

她还了解到,近年来杭州正在全面推进拥江发展行动,若能继往开来,为钱塘江大桥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将它打造成实用性的景观大桥那就更好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国庆即将到来之际,都市快报推出“感恩时代 祝福祖国 祝福杭州”特别征集活动。请大家来说说与祖国、与杭州的故事,送上对祖国和杭州的美好祝愿。

这两天,我们也采访了这座城市各行各业一些代表性人物,请他们说说这些年在杭州的最大感受,以及对杭州未来发展的祝福和期待。

同时,我们也欢迎大家一起来送祝福,或为杭州发展提出意见建议。这些美好祝愿和精彩建议,将择优刊发在都市快报上。

大家可通过以下方式参与:

1.在杭州新闻App首页找到这篇文章,文章后留言即可;

2.拨打85100000新闻热线;

3.发邮件到kbshizheng@163.com。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凌姝文 通讯员 罗昙    编辑:吴阳杰    责任编辑:方志华
『相关阅读』
     图库
精神之渠永不...
期待!杭州园...
如此春光 那...
“迎中秋”世...
王力宏杭州“...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新闻 城市 经济 社会
在杭州秋涛路边停下的这位阿姨,有人找你!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一起来听听皇城根
西湖边这幢小楼换了新面貌 浙江省欧美同学
杭州"二绕"隧道施工接近尾声 预计202
期待!杭州园艺作品即将亮相北京世园会,展
杭州警方持续开展 “雷霆14号”“飓风1
阡陌小巷变身“养老街区” 全国网媒记者点
少女气管狭窄喉咙被卡5年 手术切掉5个气
青少年模仿短视频受伤事件频发 专家支招
过度防卫?3少年持枪闯民宅抢劫 全被房主

缤纷悉尼灯光音乐节...

欧盟主题灯光点亮柏...

寓教于乐 国内首档...

杭网直击丨第2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