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上的茶市 各式商铺应有尽有
这条不同寻常的古道,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带动着周边产业和商业的发达。自宋至清,这里始终是一派百业兴旺、商业繁荣的景象。尤其是明末清初之际,随着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西溪茶市”和“三山香市”在古道西段的留下蔚然而成,一时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贸易活跃,盛况空前。正如明代田汝成之《西湖游览志》所载:“西溪,居民数百家,聚为村市,俗称留下。” 西溪茶市主要设在盈春桥东侧,老街蛰伏在留下集镇西溪河的两岸。此地水路陆路交通皆极为便利,公路可直通安徽境内,水运则连接京杭大运河,加之附近山谷均盛产好茶,故每逢清明前夕,来自京、津、沪、鲁、苏等外省的茶商行贩纷纷前来坐庄收货,谓之曰“水客”。街上的茶行则为“水客”进货、加工、包装、托运,甚至提供膳食,可谓“一条龙服务”。茶市一直兴旺至上世纪三十年代,聚集了马礼懋公记、源茂、昇和祥等二十余家大小茶行商贩。 随着茶叶交易发展起来的,还有西溪园、聚水居、留香居等近二十家颇具规模的茶店。附近的村民和茶农前来赶市,这些茶店就成了他们落脚、消闲、寄物、交流的场所,甚至还有调解民间纠纷的功能。茶店普遍开设于西溪河两岸,临河设有美人靠,凭栏喝茶,街景一览无遗。有的茶店夜间还有曲艺表演,通宵达旦,十分闹忙。 繁荣的茶叶交易甚至还带动了整个留下的商业。据世居留下的顾振祖老人回忆,老街上曾有各种菜馆、酱园、肉铺、药店、车行、鞋店甚至香烛店、烧饼店、灯笼店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有沈永顺、俞大兴、方正大酱园,都是石库墙门里的大店堂,前店后作坊式的;还有沈宁寿、甡茂祥、大同昌、毛源昌等南北杂货店,供应各式山珍海味、糕点茶食。 “那时候的老街,吃得、穿的、用的,各式各样的店铺起码有好几百家。随时随刻上街,都是人来人往、吆喝不断的,空气中到处飘着各种食物的香气,什么豌豆糖粥啦、油氽粽子啦、开洋线粉啦、细沙汤圆啦……闻闻都要流口水的。”忆及当年的老街场景,老人脸上的皱纹不觉间舒缓开来。 建国初期生产自救 催生苗木水果基地 民国初期,西溪辇道被改建为杭徽公路,建国后又被命名为“西溪路”,成为出入杭城西大门的必经之道。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条道路沿途的产业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杭城的发展重点被定位在城北的平原地区,浙麻、杭钢、杭玻、杭氧、杭锅等大批工厂纷纷上马,而西溪路沿途山峦起伏、水网交错,并不适合发展工业,于是进驻的都是生产自救性质的单位。 1953年10月,杭州市民政局在西溪路沿线的金鱼井村征地近600亩,建成杭州花坞果园。这个果园最初其实是一个综合农场,除了水果,还种植生产油菜、小麦、蚕豆、土豆、番茄等农作物,甚至还饲养了不少生猪。当然,最出名的还是水果,花坞的水蜜桃、水蜜梨、葡萄都曾经是杭州市民心头的最爱。 让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果园,为什么不是由农业局来主办,而是由民政局来建设的呢?原花坞农场副场长萧巨生的一段回忆,为我们道出了个中的原委。 当时杭州解放不久,到处呈现一派建国后的新气象。但有人在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提出,杭州的市容与这个风景城市不相匹配,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的确,刚解放时,很多外地游民因战乱涌入杭城,他们居无定所,有的沦为小偷乞丐,有的公然站街卖身,严重影响了市容风貌。 按照职责,这个艰巨的任务落在了负责社会管理的民政局和负责强制改造的公安局头上。1950年至1952年间,民政局收容了五千人,有的遣送回原籍,有的送安老院、儿童教养院等机构,留下无处可去的青壮年尚有2400多名,为了安置这些没有劳动技能的游民,民政局特意建立了一些单位,如五云山农场、绍兴和萧山的精细麻厂等,花坞果园也是其中之一。 1954年元月,另一家性质相近的单位又在西溪路沿线的东岳村北侧诞生,这便是由杭州市园林管理局创建的杭州苗圃。这个苗圃以花卉苗木的繁育和培养为主,曾为杭城的绿化美化做出过很大贡献。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占地面积达869亩的杭州苗圃被不断征用,硕果仅存的一个“西溪花市”,曾是我购花买鱼经常光顾的一个地方,也在去年的征迁中拆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