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观潮 宋 李崇 月夜观潮图 苏轼前后四次观潮,分别是在熙宁五年(1072),写下《望海楼晚景五绝》;熙宁六年(1073),与新任太守陈襄在安济亭上观潮题诗,写下《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和《瑞鹧鸪·观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熙宁七年(1074),写下《南歌子》;元祐四年(1089),再次到杭州任职时,也在诗中提到了观潮:“再见涛头涌玉轮”。
望海楼晚景五绝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 躬身为民行德政 苏堤旧影 冷泉判案。苏轼在任杭州期间,常到灵隐、天竺一带遨游,游赏之时,有时会带着文书公案,在飞来峰下的冷泉亭判决公案。山水之间,题写公文,判辨案讼,几多潇洒畅快!办案结束,则与僚吏骑从开怀畅饮,直到夕阳西下,才骑马回府。
葛岭办公。苏轼在任杭州太守期间,常常在葛岭下面有十三间房子的寿星院办公,那里面临西湖,修竹为伴,清溪潺湲,风景如画。寒碧轩、雨奇堂,都是他曾经处理公文的地方。雨奇堂的名字就来源于苏轼的诗句“山色空蒙雨亦奇”。 浚修六井。苏轼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之职时,恰逢供给市民饮水的六井年久失修,不能供水了。苏轼与太守陈襄制定了整体改造规划,带领大家开展了浚修六井的工程,以毛竹连缀起来做水管,历经半年,在熙宁六年(1073)春竣工,使百姓重饮六井水。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杭州水旱饥馑,原来所修六井已经损坏,终年井水枯涸,百姓不堪缺水之苦。苏轼决定用瓦筒代替竹管,把瓦筒放置在石槽内,并以石板固定,不到半年,工程结束,从此“西湖甘水,殆遍一城”。 赈灾济民。苏轼第二次刚到杭州,就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冬春水涝,之后又遇大旱。苏轼决定把用来修葺官舍的钱,先买米赈济饥民,又反复上疏,奏请朝廷减轻本路赋税,免除积欠,加大常平仓米的购入,以备饥荒。由于苏轼的反复请求,朝廷决定拨本路上供米二十万石赈饥,宽减上供米三分之一,并赐度牒三百道以助赈饥。结果米价渐落,元祐五年(1090)春没有人饿死。但是,一些地方官吏无意恤民,专事献媚,看到元祐五年春没有死人,就立即报告朝廷,声称本年丰收,别无流民,要求收回度牒钱粮。苏轼反驳道:“去岁灾伤之甚,行路备知,便使今年秋谷大稔,犹恐未补疮痍;而况三夏之交,稻禾未了,未委(不知道)逐路提转(提刑转运官)如何见得今年秋熟,便申丰稔?”五六月间,浙西数郡果然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淹没,六七月份米价再次上涨,“灾伤之势,恐甚于去年”。苏轼接连多次向朝廷报告灾情,要求宽减本路上供米,并高价收购常平米,以备来年出粜救饥。应苏轼之请,朝廷拨上贡米二十万石赈饥,置饭舍以待饥者。元祐四年、五年的灾情,比熙宁八年(1075)的灾荒还要严重,但因苏轼救灾得力,使饥者得食,米价未能暴涨,后果要轻得多,而赈灾费用也少得多。 治病救人。元祐四五年灾荒之际,瘟疫流行,杭州是水陆交会的地方,疫疾死亡率比别处都高。苏轼派人分发稀粥、药剂,救活了很多人。考虑到杭州重镇,苏轼捐了五十两黄金,加上公费,合起来办了一个病坊,叫作安乐坊,收纳贫困病人,为其治病。苏轼亲率医生分坊治病,得医而愈者千余人。在古代官方慈善医疗事业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疏浚西湖。苏轼元祐四年(1089)第二次到杭州任太守之时,西湖的沼泽化已经十分惊人了。根据苏轼的观察,对比他十六年前离杭时的情况,他说:“熙宁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而西湖起着为百姓和农田提供水源的作用,“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直接影响着杭州的存亡。面临着这样严重的威胁,苏轼立即着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苏轼主持的这次疏浚工程规模是空前的,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对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后人称为苏公堤。又在全湖最深处即今湖心亭一带建立石塔三座,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后来演变成景点“三潭印月”。
开浚运河。杭州中贯运河,舟行市中。但长期以来,钱江海潮入河,致使泥沙淤积,漕河失利,舟行困难,不得不三年一淘,劳民伤财。苏轼亲自视察杭之水系后,带领人民疏浚茅山、盐桥二河各十余里,水皆深八尺以上,是几十年来浚河从未达到的深度。又根据精通水利的苏坚的建议,在两河间筑堤闸,控制河水与潮水。又构筑堰闸和水沟,使西湖水通过地下水道流入运河。自此以后潮不入市,河道不淤,舟楫常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