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西湖 图自 @陆_ckd 苏轼在杭州五年期间,杭州的灵山秀水使这位大诗人深深沉醉,并赋予他无限创作的灵感。他在杭州写下三百多首诗篇,其中歌咏西湖的诗就有一百六十首。苏轼的才情与西湖的曼妙是绝佳搭配,西湖的曼妙风光,非苏轼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轼的诗思,非遇西湖的曼妙风光不足以尽其才。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已成为歌咏西湖的千古绝唱。 雨中西湖。雨中的西湖别有情趣。那变幻无常的云雨阴晴,赋予西湖无限的动感与灵性。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苏轼先在船中,后在望湖楼上,观察夏季西湖上天气骤变、乌云翻滚、暴雨骤来、狂风怒卷,很快又雨过天晴的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使人油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在湖心经历了一场突然来去的阵雨,又来到望湖楼头观赏那水天一色的美丽风光。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 月下西湖。“夜湖留向月中看”。苏轼在杭之日,十分沉醉于西湖的湖光月色,他常常荡漾于西湖之上,甚至作竟夜之游:“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他在船上欣赏新月初出,映照湖面,水天相映的生动画面:“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异色。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熙宁五年(1072),一个夏季的傍晚,夜幕降临,苏轼乘上小舟,荡舟西湖。新月初升,皎皎如半轮璧玉;三更将尽,月亮渐渐西垂,欲落未落之时的景致尤其奇特;东方渐晓,夜间捕鱼之人悄悄收拾渔具,小船经过处,一切静悄悄,唯有菰蒲簌簌作响的声音。茫茫的水面上,菰蒲生长繁茂无边,荷花在夜间开放,醉人的幽香随湿润的微风阵阵飘过,远处寺庙的灯光忽明忽暗,在月黑之时去看神秘湖光,是多么的令人期待!在东方微明,风恬浪静之时,离船上岸,入古寺而去,那种空灵的感觉又让人感到空旷茫然。 夜泛西湖(五绝)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