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坐着轿子拜师学艺
74年过去 她还守在杭州城南一张理发椅旁
“你住哪里?你路过这里,还是特地过来的?你以前看到过?”86岁的理发师徐秀华不住盘问我。
确实,每天走过抚宁巷的人,能注意到角落里“原杭五中理发室”牌子的,估计不会很多。
我承认,我是被她的年纪吸引进来的。“我们家小孩看我还在做,意见很大很大。但我一定要做,她们也没有办法。”徐秀华告诉我。
我来的时候,正好一个大个子在理发。他是附近保安,自称慕名而来。“这里便宜”,他想把头发全部剃光,戴帽子清爽点。
那天气温20多摄氏度,徐秀华白大褂里只穿了一件衣裳,袖子卷到胳膊肘以上。“做起来出汗,我冬天都穿得很少的。”她头发乌黑。“我白头发不多,但头发少,我就是烫好后,再剪掉,看上去头发多一点。”
老式椅子老式工具,来的也都是老顾客。记者 戴维 摄
天太热,我转身出去买了瓶水。回来时保安大哥已经走了。“哎呀,你不早说,我这里有矿泉水的。”徐秀华招呼我坐下。
我有点尴尬,和理发师聊空天?不如我也理个发吧。对我这种发量少的困难户,徐秀华很小心,“你头皮痒不痒?平时护发素用不用?要用的,你头发蛮差的,都分叉了。”
她从抽屉里翻出两根彩色牛皮筋,“我把你头发这样扎起来,看起来头发多一点。你就是睡觉起来,也不会乱掉。”她从一只不锈钢盆里的一堆糖中掏出一颗,那应该都是为顾客准备的。“进口的,吃一颗看?”
她理发动作有些慢,但很细致。洗头分干洗湿洗两种,按摩头皮的手法很轻柔。
这可能是杭州城里唯一不用支付宝的理发店。我掏出20元,洗剪吹刚好。徐秀华笑眯眯地说:“你进来头发乱七八糟,我把你们头发做好,我毛开心。”
下午3点,她去收衣服,接着给下一个顾客理发。我帮她把衣服折好,放在客厅的沙发上。一双厚袜子,两条短裤,一双袖套。陪着她,听她讲自己的故事。
12岁时坐着轿子去学理发
我12岁学的理发。我是青田人,外公和爷爷都是大地主。我家里生活很节俭,而且重男轻女,女孩子不能读书,也不能上桌。但一个地主家的小姐去学理发,可以讲全世界都没有的。
理发师傅是我们亲戚,下面有职工和学徒50多个,家里开饭像个小食堂。师傅说你这种家庭学理发,别人牙齿都笑掉。我妈妈说:她喜欢,就让她过过瘾。每天早上,家里轿子抬我到师傅那里,晚上再来接我。我跟别的学徒待遇不一样,我和师傅师娘一张桌子吃饭。师傅也从不打我。
那时候拜师傅要求很高,家里一担担东西挑过去,具体是什么我不记得了。我个子不矮的,12岁有1米55,成年时长到1米60,现在又回到1米55,身材缩掉了。
1951年,我18岁,到杭州,先在亲戚家,过了几年到三台山工人疗养院。省级干部开学习班,我给他们理发。那时省委书记是江华。
后来我结婚,老公也是理发师。我生了三个女儿。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调到杭五中理发,小孩在学校读书,方便照顾。
我在这条街上待了六十多年,人家都叫我“杭五中理发室”。学校没了(记者注:杭五中为建兰中学前身),我就在前面加一个“原”。
徐秀华在抚宁巷待了60多年。记者 葛亚琪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