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销售额2万美元到月销售额20万美元。”杭州镇涵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郎巧玲坦言,正是跨境电商为公司带来了“质变”。
和不少“杭州制造”一样,贴牌生产、OEM订单曾是杭州镇涵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而在跨境平台上,原本售价10元的产品,被贴牌后便成了单价10美元的产品。这让郎巧玲打开了跨境出海、品牌赋能的新思路。 近日,由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主办的“互联网+外贸”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举行了结业典礼,全市重点制造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的负责人及高校老师共60名学员顺利完成学业。郎巧玲便是其中一员,她坦言:“在课堂中学到了不少干货,也让我明白了产品和资源都是跨境电商平台的核心。经过理论学习,结合公司的产品,不断完善公司产品及服务,如清晰的图片、不易损坏的包装、细致的产品说明书等。” 从月销售额2万美金到20万美金 跨境电商创业贵在坚持和专业 作为公司的管理者,郎巧玲参与领军人才培育工程。她还前往了美国和深圳,为的正是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群体和学习其他优秀企业的经验。“我去年在亚马逊平台开启了跨境电商业务。经过课堂的学习让我获益良多,在课堂中我知道了跨境电商平台的核心是产品和资源,好的产品又包括了质量、是否适合市场需求、是否便于快递寄送等。而我自己还特地前往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以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需求。”郎巧玲表示,在观察美国人生活中,她发现美国人居住的房屋空间相对较大,比较适合她工厂的大件产品。于是她运用工厂优势,将大件产品销往美国。 除了对客户的细心,在郎巧玲看来,做跨境电商最重要的是坚持。“课堂中,对营销、广告、物流费用控制、税务筹划等都为我们做了很多梳理,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十分有用。”郎巧玲说,正是不断提升自我、在创业中坚持初心,镇涵运动的月销售额从之前的2万美金提升到20万美金,她也坚信未来会做得更好。 而对于刚接触跨境电商业务不久的杭州尼通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赵治芳来说,跨境电商让传统制造型外贸企业拿回了定价权。“对于刚接触这个领域不久的我来说,之前我自费去学了不少课程,我认为跨境电商不在于量有多少,而是如何去进行布局,如何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有所行动。” 领军班负责人姜怀广认为,通过这次课程,同学们获得了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学会了如何利用全球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去适应世界的变化,并结合自己的产品和企业进行落地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