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 三墩,时光里的荡漾(上) “三墩”的得名,来自流水环绕的三只毗邻的大土墩。三墩古名“兰里”,兰里的得名,因荀子曾来此读书植兰。三墩与兰里,前者的气质中有着下里巴人的质朴,后者的气质里有着阳春白雪的清雅,两种气质的中和就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的气质,外俗内雅,低调精致,又世俗又浪漫,又热闹又恬静,又刚强又温柔,又直白又婉约……,临水而居,粉墙黛瓦、花木成荫、多船多桥、物阜民丰的小镇的旧影子,在静水流深的岁月长河中,在记忆的柔波里,轻轻地荡漾。 三、追忆桨声四起的流水 午后,阳光透进旧物仓库西面的高窗,高窗下是一片水泥平地和几十级通到二楼的楼梯。靠平地和靠楼梯的整面墙上,挨挨挤挤地靠着扁担、铁耙、锄头、谷耙,铁锹、长柄钩刀,此外,还有许许多多桨:有竹柄的桨,木柄的桨;有宽面的桨、窄面的桨;有长桨、短桨;有画着人物的桨,写着某记的桨。一支桨,一支桨……
如果把河埠头比作一张床,船就是摆在床前的鞋子。如果船是鞋子,那么桨,就是让鞋子走动起来的脚。这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桨脚,从早到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深情地吻遍了三墩约四十多公里长的曲曲弯弯的河道。吻过余杭塘河、吻过五里塘河,也吻过人所不知的小河小漾。这从未走向远方的桨脚,也许梦想过大河大海,也许羡慕过跑过三江六码头的客船,但一辈子也没有跑出过家园的范围。春去秋来,星移斗转,旧时光里的桨脚一直都在河墩、老街、老宅、老桥和花木的倒影中缓缓行走,有时它走累了、困倦了,又把‘鞋子’摆在睡意沉沉的河埠旁。 从前三墩人出门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船。去赶集坐船,走亲戚坐船,嫁女儿坐船、上坟去坐船,进城去坐船,去省外坐船。从前三墩本地有小划船、渔船、捻泥船,龙舟等。从前的河道上,但见往来穿梭的各种船只。小镇居民自小习惯了伴着桨声的晨曲早起,伴着橹声的夜曲入眠。 听一位三墩后人说:三墩是有水就有船,有船就有小划船。如果说绍兴的船是以乌篷船闻名的话,那么在三墩,就是小划船。载客兼带货运的小划船,融入了三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划船,过去集中停在西河口与灯彩墩。西河口是船家的集散地,灯彩墩是集中营业买票的地方。由于小划船主要停泊在这两地,所以人们称他们为“西河口帮”和“彩墩帮”。小划船的主人,一般都是本地人,也有一些是外地迁来三墩谋生的。鼎盛时期(抗战初),两地有小划船50只之多。 小划船有两种:一种用桨划,一种用橹摇。无论用桨还是用橹,船上都有芦苇编成的移动船篷。篷呈弓形,一张一张,像盖屋瓦一样,可以前后移动。船舱里的船板抹擦得干干净净,有些舱内铺着草席,乘客脱鞋进舱,可以坐得更为舒适。小划船由船娘撑舵、划桨,舱内一般可容四五人,可坐可卧,很适合一家人出行。航线遍布整个西溪流域和大运河沿岸。西至留下、余杭,东至塘栖、德清、拱宸桥、小河,外出十分方便。 摇橹船相对要大一些。船上有哨篷,人在船后一边摇橹一边观望船前的水面情况。这种船最大的载重量有十担大米(1500斤),十多个乘客。一般由一个人摇橹,也有两个人轮流替换的。晚清时,购置一条塘栖造的小划船大约需四五十个银元,做生意的都是小户人家,一家一船或两船。秉持“和气生财”,做生意的人都很本分,不会发生争抢客人的情况,如果乘客多,忙不过来,后面排队的船会主动划上来。 坐小划船一般都是短途,郎中去外村出个诊,媒婆去邻乡提个亲,商人进城去办个事呀什么的。划船的人都是街坊邻居,比现在打“的士”还要呼叫得应。 从前,走陆路去杭州很绕很麻烦。相对来说,坐船更省便,走宦塘河过祥符桥,再穿过板桥,进入西塘河,折向南可抵小河,湖墅。行程仅需一个小时,价钱为4角。当时的乘客一般是进城采办货色的各商店的店家,船到小河、湖墅,再转乘汽车。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如果雇主需要,也会跑长途。小划船上一般有缸缸灶(用三张瓦片抹上泥巴搭起的小灶),可以做一些简易的饭菜,解决乘客的吃饭问题。坐船出远门,吃和睡都在船上,时间长了,难免感到枯燥乏味,但倘若乘客是沈从文或丰子恺那样的人,喜爱坐船出行,一路看景,看人,思考宇宙人生,写长长的信,一路享受“慢与悠闲”,自然另当别论。 小划船的终结,是在三墩通了汽车以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三墩通向杭州主城区与周边乡镇的公交线陆续开通,速度缓慢的传统水运,功能逐渐弱化,水路交通也逐渐退出了人的视线。记忆中咿咿呀呀的桨橹声、连同卖鱼人的叫卖、小伙计的吆喝、铁匠铺的叮当、连同飘在河面上的浓浓的菜籽油香,一起随风飘散。 繁盛时的三墩,有相当一部分商人把商行开到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去这些远地方,要坐“吼吼”直叫的江轮。这种江轮很有意思,它由两艘以上的船组成,一艘机动船拖挂着一艘或二艘以上的乘客船一路前行。江轮由余杭塘河的航道进入运河,去苏州的话,夕发朝至。人一般上了船就开始睡觉,一夜梦醒天亮时,苏州城已到。老三墩人由此有了俚语“到苏州去”,那意思是“要困觉去”,而“苏州回来了”,自然就是一觉睡来了。 过去,三墩河道上除了作交通工具的小划船、客轮,还有捕鱼的渔船,鱼塘干塘时用的泥船、以及平底的捻泥船。这几种船留到“说渔、说农”再叙。 接下来要说的是具有地方民俗风味的“喜船”和龙舟。先说‘喜船’。过去三墩人家嫁女儿,男方家要有船队前去接亲,就和现在结婚有车队一样。接亲的船一般有两只:一只放花轿,一只装嫁妆。为了传达喜庆和欢乐,喜船的船身上往往张灯结彩。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媒人和鼓手坐在船舱内,船头上摆放着系了红花的嫁妆。 按照三墩人的习俗,新娘不能自行上下,必须由娘舅抱着或背着。喜船所到之处,一路锣鼓喧天,鞭炮声和欢笑声响彻了河面。 吉鸿社区文化礼堂中就陈列着这样一条喜船。喜船船头摆着一只樟木箱,还有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子孙桶”,一头挑着 “百子被”。社区书记严云霞说她妈妈当年就是坐着这样的喜船从良渚嫁到双桥乡的。 对三墩的孩子们来说,比喜船场面更大,更好看的是看赛龙舟。三墩的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武德年间。史料记载,明末清初年间,每年端午节,各地的龙舟都汇集在灯彩墩吉祥庵附近。一到时间,这里就张灯结彩、鼓乐笙箫,热闹非凡。 参加龙舟会的龙舟主要有三种,赤膊龙舟、半天掌、满天掌,半天掌和全天掌的船身都画着龙,船上插满彩旗。两种船中都有龙亭,四边有栏楣,栏楣上挂着绣球、彩旗。船舱里坐着一支助威助兴的乐队。 赤膊龙舟结构最是简单,只有一个龙头和几面简单的旗帜。相比“身着华服”的满天装、半天装,好比赤膊汉子;叫赤膊龙舟的另一个原因是划手常常上身一丝不挂,赤膊上阵划龙舟。 一般一条赤膊龙舟配备16个人。划手10人,分前后五档而坐,每档2人。乐手兼旗手4人,避艄1人,蹲艄1人。避艄一般由划船经验丰富、深谙船性的担任,届时坐在船尾,手拿长桨,根据形势‘把舵’。蹲艄是龙舟的总指挥,负责压低船尾,保船身平衡,因此需要一名身材高大、反应敏捷、气力过人的大汉担当,同时水性一定要好,因为这个位置最容易落水。 三墩的赤膊龙舟,有别于外地。龙头临时安在用粘土垒起的脖颈上。比赛不讲求速度,而是比可看性,看龙船行进的状态,如划手动作、身姿,锣鼓的节奏,龙口喷出的水流大小等。 赤膊龙舟的比赛最为精彩。壮汉挺胸弯腰,半身扑在水中,双手奋力挥舞划桨,船尾蹲梢忽而蹲下,忽而立起,龙舟在水浪中抬头翘尾,起起落落,仿佛是一条龙在腾云驾雾。龙舟穿过桥洞、穿越热闹的街市时,桥上的人和河岸上的人齐声喝彩,看得入迷的孩子们会跟着龙舟,一直追得很远。 敲锣打鼓的龙舟所过之处,沿河人家都会将红包、米、蔬菜等物放在自家的河埠头。跟在龙舟后面的小船上,有人会托着小铜盘一个河埠一个河埠收取,这些钱物归总之后用来置办供全村人吃的龙舟饭。 ▼延伸阅读▼ 三墩,时光里的荡漾(下) 许志华:野葱记 孩子们写给梭梭的诗,春风会送到 ↓ 见 下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