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本心斋蔬食谱》,发现一道非常有意思的食物,名叫“贻来”。
“贻来,来,小麦也,今水引蝴蝶面。 贻我来思,玉屑尘细。六出飞花,天一生水。” 意思是别人赠我麦子,它的粉像玉屑微尘一样细腻,像天降雪花一样洁白,我把它做成水引蝴蝶面来招待客人。 考古学家证实,麦子是一种舶来品,大约公元前7000年左右,从西亚地区通过早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所以《说文解字》中,“来”是麦子在甲骨文中的写法。 到了汉代,人们开始把麦子磨成面粉,制成的食物统称为饼。当时,有“汤饼”、“胡饼”、“蒸饼”三大类。 “汤饼”即水煮面食,后来成为面条、揪面片的前身; “胡饼”则是由西域的安息、月氏等地流入中土的火烤面饼,大概类似今天的烧饼、锅盔、馕,它也是丝绸之路上常见的干粮,香脆可口。日本僧人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就记载“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的风俗。 黄煜轩 摄 新疆的馕应属“胡饼”的曾孙,曾经在家门口的兰州拉面店见过,巨且厚,如轿车车轮。
至于“蒸饼”,是隔水笼蒸的面饼,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实心馒头吧。 宋代以后,汤饼开始成为各种水煮无馅面食的统称,“蝴蝶面”也是其中一种。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记有“梅花汤饼”:用浸了白梅花、檀香粉的水和面做馄饨皮状,再用梅花状的铁模子,一叠一叠压制成梅花形状,煮熟,放在鸡汤中,每客二百余朵“花”。据此,我大胆猜测,所谓“水引蝴蝶面”,即是水煮的、蝴蝶形的面片汤。 消失的南宋“蝴蝶面”去了哪儿?我在意大利面家族中,找到了外形相似的品种。有人说,那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出,经由西西里岛传至整个欧洲的。但这个传闻并没有得到证实。相隔千里的两个国家都有“蝴蝶面”,与其说是一种巧合,倒像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也许,意大利港口的厨子、南宋商船上的膳夫,还真的切磋过也说不定。
↑杭州菊英面馆的片儿川,程春生 摄
稻米本是江南主食。北宋南渡,面食也烙印在杭州人的味蕾基因之中。杭州的面馆不计其数,各有特色,唯独“片儿川”是不变的招牌,别的城市没有。它原是老字号奎元馆的首创,为清代科举考生最爱的食物,寓意“连中三元”。“川”实为 “氽”:笋、里脊肉切薄片,与雪里蕻同炒,用沸水氽煮制成浇头,鲜美得几乎吃掉舌头。 今天的“片儿川”多为手工制作的细面条,也许该用像“蝴蝶面”“梅花汤饼”的面片,更符合“片儿”之名?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杭州网授权转载。 文:梵七七 设计师、旅行摄影师、自媒体写作者,“慢旅”创始人。 ▼延伸阅读▼ 尺八,魂魄归来 杭州大书:古今兴亡恨 三声醒木中 西溪芦雪庵:有花如雪,非棹莫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