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似乎又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某些人和某些事情上,比如精神。 这里要说的是杭州这座城市的理性精神。 如果做一场杭州战疫情研讨,相信专家学者们会从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归纳阐述,讲出许多道道来。作为杭州市民,我想从自身参与的事情先说几句感受。 图自“健康杭州”
2月1日下午,杭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举行的第六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解决市民买口罩难的问题,根据市防控指挥部安排,由市医疗保障局组织实施在若干定点零售药店每天定量免费发放口罩,市民可于2月1日19:30起,通过杭州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预约登记系统,预约登记后凭身份证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药店领取,每次限领5只,10天内每人限领一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突然,许多市民家里没有口罩,而出门又必须戴口罩,正在市民发愁的时候,政府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免费发放口罩,确实是件好事。这个消息经各种媒体传播,杭州市民快速知晓,在对这件好事好评的同时,不少杭州市民通过各种网络渠道留言:现场领取口罩有人员集聚风险,建议由社区或快递发放。笔者也是网络反映民意者之一,并辗转将建议直接上达有关部门。 3小时以后,当晚22时许,杭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关于预约发放口罩的补充说明》:“今天下午,我市发布了向急需口罩的市民提供少量口罩的公告后,广大市民非常关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为减少人员流动和集聚,经研究决定,市民成功预约的口罩,我们将统一配送上门。这部分民用口罩是爱心人士捐赠的,数量十分有限,敬请理解。下一步我们还将视情再作评估和调整。我们再次呼吁广大市民居家休息,减少外出。”
如此快速及时纠偏,说明了两点:一是政府的理性。并不因为好的出发点(为民办好事),固执己见,在操作上“一意孤行”,而是从善如流,果断采纳市民的建议,及时修正操作方法,把好事办好。二是市民的理性。不因为是政府为民办的好事,就全盘接受,而是实事求是提出建设性意见,协助政府把好事办好。 这仅仅是杭州整个疫情防控中的一件小事情,但充分显示了这座城市的理性精神。杭州市的疫情防控之所以富有成效,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理性精神起的作用非常重要。有了理性精神,政府出台的很多防控举措就会充分考虑市民的各种因素、考虑实际的操作性、考虑区别不同情况的分类管控;有了理性精神,广大市民就会以城市主人的意识和身份参与公共事务,积极主动配合政府落实各项防控举措,谅解非常时期某些不得不作出的暂时硬性做法,遵守各项临时规定。如此一来,政府与市民在疫情防控上达成高度共识、形成良性互动,各项防控举措比较顺利地落实到位,收到良好效果也就顺理成章。这就是良好的社会治理局面。 回过头去看,杭州理性精神的养成,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在事关全局的重大决策上,逐步推进市民的有序参与,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让市民有话语权,概括说就是“以民主促民生”。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倡导理性的讨论,寻求最大公约数,逐步在全市管理者和市民中树立起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理念,逐步形成了城市的理性精神,实现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 理性精神是良好的社会治理的基础。 明·陈洪绶《南生鲁四乐图》中白居易像 杭州城市的理性精神是有基因的,这座城市理性精神的养成还可以追溯到近1200年前。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春,白居易任职杭州刺史时,为灌溉农田主持修筑过一条与西湖相关的堤,被称为“白公堤”。白居易是个很“劳心”的人,为了持续发挥白公堤这个水利设施的作用,他还亲自写了一篇八百多字的《钱唐湖石记》,并刻石立于水闸旁边,交代他的继任者如何管理。
这里摘录一段译为今文:钱唐湖……每次放水灌溉田地的时候,湖面的水位每降低一寸,可以灌溉大约十五顷农田。放湖水灌田之前,需要挑选两个公道、勤勉的差人,站在农田边和湖边,同时把本地农户叫来,根据农田的面积,算好需要灌溉田地的尺寸,约好放水的时间,按照限定的量放水。如果遇到旱年,百姓有放水灌溉农田的请求,要叫他们直接前往州衙递交状纸,刺史立即下文批给管事的人,当天放水,不得拖延。如果按照通常的公文审批流程,百姓把要求放水灌溉农田的状纸一级一级上交,州府收到公文后再把批文下达到县,县里再下达到各乡,乡里再派遣所属地界的差人执行,起码需要十来天时间,那时候即使放水,也耽误了农时,禾苗早已旱死了。杭州春季多雨,夏季和秋季干旱,如果把这条堤坝维修好,雨季的时候蓄水,旱季的时候按照需要放水浇田,那么钱唐湖附近的上千顷农田就不会有荒年了…… 我们不得不佩服白居易心思缜密和他爱民的拳拳之心。这就是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千年之后仍然在杭州得到传承。杭州幸甚! ▼延伸阅读▼ 杭州城市精神的密码是什么? 杨孟瑛“复旧”西湖 500年前的拆迁安置方案 怎样的城市才是有灵魂的,杭州城乡建设和“人文之治” |